拐点初现 银行理财或迎变化契机
2013-02-25   作者:谢小强  来源:西安晚报
分享到:
【字号

    一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的产品数量与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最重要渠道之一。截至目前,其余额也已超越信托业和保险业的资产规模,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和回报。
  不过,在理财业务激增的同时,风险端倪也日益显露。比如,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差异、信息披露的不规范、资金池运作的争议等,都让投资者心怀忐忑。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连续走访了多家银行,从本期起为您推出系列深度报道。

  整体稳健 平均收益高于定存

  “虽然2012年存款准备金率的两次下调使得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表现出连续下滑态势,但考虑到投资市场的整体低迷,银行理财的收益仍让很多消费者感到满意。”建行某支行资深理财师向记者表示。
  根据中国银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7.1万亿元,已超过信托业、保险业的资产规模。2012年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平均达到了4.11%,高于目前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全国开展理财业务的18家主要银行为客户实现投资收益2464亿元,已经购买理财产品的银行客户超过了2000万。
  “2012年海外投资环境的转暖,也让很多挂钩海外市场的理财产品实现了高收益。”西安邮电学院金融系副主任李鹏介绍说,很多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为投资者带来了意外的惊喜,这一点在外资银行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而据《理财周报》的统计,2012年全年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实际收益率达到10%以上的产品共31款,其中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为28款,中资银行理财产品3款。

  实际收益 160款产品未达预期

  根据银率网的统计数据,2012年到期银行理财产品共22256款,在披露收益信息19219款产品中,有160款并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率,其中甚至有7款产品为零收益。
  “结构性理财产品因为所投资标的往往波动较大,无法达到预期收益极为正常,而部分银行甚至同时发行买涨、买跌同一标的的两种不同产品,其中一种自然就无法达到预期收益。”李鹏表示,消费者判断银行理财能力需要关注未达到预期收益产品所占比重,不能因为某一款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就轻易把一家银行加入理财“黑名单”。

  拐点初现 理财市场或迎变化

  “经过9年的发展,中国银行理财市场确实到了要反思和加强监管的时候了。”西安交大投融资研究所所长余力表示,2012年,关于银行理财是否是“庞氏骗局”的争论体现了银行业内人士的反思,不管最后是否将银行理财定义为“影子银行”,都将最终促进银行理财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除此以外,华夏银行理财风波引发的银行是否应该为第三方理财巨亏行为“兜底”的讨论,固定、浮动收益产品是否分账监管的探索,也都让2012年的银行理财市场在风险初露的端倪下体现了理性的反思。
  “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主要来自信息披露的不透明,只有充分的信息披露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理财文化。”余力强调,只有监管层充分意识到风险隐患、银行加强自律、消费者具备风险意识和金融常识,才能真正建立起健康、有序的理财市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在售银行理财产品[2013-02-22] 2013-02-22
· 巴曙松:银行理财产品监查力度或将强化 2013-02-22
· 蛇年春节过后银行理财产品挺走俏 2013-02-21
· 6家上市银行理财份额占半壁江山 2013-02-18
· 在售银行理财产品[2013-02-08] 2013-02-0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