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呀诺达景区入口处的广场 |
|
名为“黄葛榕”的大榕树 |
|
藤缠树绞杀现象 |
|
高高的槟榔树 |
|
从观景台远眺原始森林山谷 |
|
好大一株旅人蕉 |
1月底的北京笼在大片逼仄压抑的霾里。从出生起呼吸了20多年的北京城的空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成了让人每天早晨打着喷嚏醒来的“催泪瓦斯”。
如果在这一片湿涩的阴霾下还能有什么让人稍感欣慰的事,大概就是我并不在此时的北京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南。
冬季的海口有些许凉意,不过再往南走一段,一旦越过分隔海南南北气候的地标——分界洲岛,便像跨越了无形却留痕深刻的屏障,气温就极鲜明地升高起来。人们常可借分界洲岛上的牛岭一览“牛头雨、牛尾晴”的奇观。岭北阴雨凄凄,岭南日光灼灼。如果还能一路继续向南的话,就到了三亚了。
听人说,很多初到三亚的游客会产生类似“醉氧”的反应,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整个人昏昏沉沉只想酣睡。我原以为这不过是人们的一种夸张的说法,结果,我到三亚的第一天果然也“沉醉”了——纯粹的空气呼吸起来就像在纸上顺畅的随手而动的笔,完全没有因一时堵塞出不了水儿而不得不沿着断续的印记来回划弄的困扰。
世上最坦荡的释然来自心灵,三亚的空气流动于全身,充盈胸腔和肺腑,把一个人所能完全绽放的“本能”激活,就连视觉能够企及的、听觉足以感知的、嗅觉所能捕捉的一切,都扩大了范围,仿佛世界也一起变宽广了。热带的风像温厚宽阔的怀抱,让人情不自禁地靠上前去汲取它甜美的气息,而后沉溺在那近乎宠溺状的温暖里。
谈到热带,人们大多使用“热情”、“热烈”之类感情色彩鲜亮浓郁、对比度颇高的词汇;蓝天白云金沙和碧波绿树红花盗走世间所有绚烂,交相勾起跃动的心绪,视野连着每根血管和神经被数不清的色彩一股脑淋了个够。高温状态下的愉悦蒸得人心尖儿一阵酥麻,但要想真正亲近热带,不到热带雨林看看终是会令人抱憾的。于是,呀诺达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成了我三亚游的第一个选择。但后来我想,假如我没有走进过呀诺达倒好了,毕竟轻易倾心之后不知何时方能再会的魂牵梦萦也是种温柔的负担吧。
呀诺达是我国第一个5A级海岛型旅游景区,它在三亚市最新修编的旅游总体规划中占据了三亚旅游圈“金三角”的地位。这里离三亚市区35公里,保证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它被称为三亚的“后花园”,当之无愧。
进入景区大门后首先要乘坐摆渡大巴绕行一段蜿蜒的山路才能来到景点。拿着事先配发的电子导游器,左耳戴着的单边耳机里传来录制好的甜美女声,随着游客到达不同景点,导游器的红外感应装置会发生作用,进行相应的解说。坐在巴士上,空出的右耳自然留给了热情的导游,他介绍说,“呀、诺、达”在海南土话中意为“一、二、三”。景区里,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见到工作人员伸出二、三两指,微笑着以“呀诺达!”同游客打招呼;作为回应,游客报以同样的手势和“呀诺达!”的问候。
甫下大巴,从观景平台向前方远眺时的胜景直到现在也令人难以忘怀:远山和流云在各种各样的青碧色调间调和出类似油画般的质感,盎然绿意肆意铺洒在每寸山石上,一切都带着不可思议的圆融美感。我在急欲用相机取景框包围、记录下眼前诸物和亲眼汲取视觉冲击的渴望中摇摆不定,最后选择的折中办法就是尽量呆久一些,同样徜徉在富足甘美的清新空气中,仿佛这样就能破除曾阻塞在心头的偏执业障。
热带雨林早有“地球之肺”的美誉,其生物学、地理学乃至美学的价值不言而喻。地球上现存的植被超过半数生活在仅占陆地面积3%的热带雨林中。目前在中国,热带雨林仅于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岛存在,从北纬18°的纬度来看,我国这两片热带雨林处于世界雨林的北缘。在呀诺达热带雨林中,生长着1400多种乔木、140多种南药,还有80多种观赏花和数十种热带水果“安居乐业”。经过规划和建设,景区里的游览车行车道路和石阶山路都已成规模,更有空中索道供寻求惊险刺激的游客溜索。但是在我看来,还是未经人为布置的自然之景更为迷人。
在雨林区,所到之处尽是奇形怪状的植物,科研人员和景区规划者们细心地为雨林中的花草树木或立或挂地制作了写有植物中文名和拉丁文名的介绍性标牌,方便游人与热带植物“亲密接触”。我默默地望着从来寡言的树和花草,心想,如果时间允许,让我系统地观察、学习它们,哪怕能随口叫出它们的名字,而非走马观花般一逛而过该有多好。
在热带雨林中,阳光只能把光华和灿烂留在上空,仅有侥幸的几丝几缕能透过遮天蔽日的叶丛洒向游人。雨林中没有波澜也没有低语,只留下热带方有的、蒸腾着鲜热水汽的学术味道。千百年的四季轮回、斗转星移,造就了神秘大自然的雨林奇观,树木、花草肆无忌惮地在水分充沛、温度适宜的环境下自由生长,带给人类丰富的绿色资源。热带雨林看似平凡的存在蕴含着生命之魅赋予的闲适哲学。
“呀、诺、达”在文化旅游区中被赋予这样的诠释:“呀”代表创新,“诺”代表承诺,“达”代表践行;同时,它还在向“热带香巴拉”的概念不断靠拢。而热带雨林并不是、也不用成为什么“伊甸园”、“世外桃源”之类的人类美好绮思和理想的归宿地。我更愿意将“呀、诺、达”的“一、二、三”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概念来表达。“呀”、“诺”、“达”就是字母中的A、B、C,有了它们,才能在字母的各种排列与组合中拼出每一个单词,从而写出一本以自然为作者的大书。在这本“书”中,应该无处不见各物种在相互衬托和成全的过程中达到共生的和谐情态。雨林中,细叶榕的气生根贴附在宿主红壳松枝干上造成的“植物绞杀”现象又如何不体现出自然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基础法则?
呀诺达热带雨林“健全”而“简朴”,于简单、简洁、简约中体现出了瑰丽的至真至美,它的“无为”达观与深不可测的奥秘正好可以成为一个人知识和道德的最好后盾。那叶与茎、根一张张从容和善的“面孔”,让我们好似可以找到生而为人的尊严。大自然里从不存在破绽缝隙,“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悟亦不难找,眼前条条生命的踪迹里便随处可寻。
离开呀诺达时天边已泛起暖栗金色,此时洒在背上的温和阳光既像在催促游人归家,又像裹满了身后雨林微带莞尔的挽留。“盛情难却”这个词倏地窜进我的脑海,并且盖过了它的本意的是不忍、不舍、更不愿抛弃的对呀诺达留恋的心情。回过味儿来,施加这份“盛情”的倒成了我。也罢,暂且让它好心收留我那微不足道的热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