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被认为是基金的灵魂,然而最需要经验的基金经理群体,近年来年轻化的趋势却没有改观。
截至2012年底,公募基金行业在职的基金经理共有825位。然而,管理经验不足3年的高达502人,占比超过60%。其中,担任基金经理累计时间不足1年的共有193人,任职在1~2年、2~3年、3~4年、4年以上的人,分别为168人、141人、99人、221人。
在2012年,告别基金经理生涯且没有再回到基金管理岗位上的人共93位。相比此前几年,这一数据呈上升趋势。如在2000年为8人,2001年~2004年都为10多人,2005年28人,2006年38人,2007年59人,2008年54人,2009年61人,2010年76人,2011年83人。
好在2012年新聘基金经理数量共218人,创下单年新聘任基金经理人数新高。可以说,每年新聘任的基金经理数都大大超过了离开行业的人,但这仍然无法改变这个群体的特征——低执业年限、高流动性。
随着政策对行业的松绑,供给过剩、行业利润大幅下滑和竞争白热化的局面将不可避免。在晨星看来,“行业竞争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在放大,部分基金公司往往通过新策略制定、聘任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和业务聚焦等方式来取得新的竞争优势,但一些追求大而全的基金公司可能会因为业绩低迷和缺乏竞争优势走向没落。”
离去者:去年93位退出
每年都不断有基金经理离开岗位,或跳槽,或转岗,甚至离开这个行业,明星基金经理离开这个行业,总是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新公司的不断加入以及产品快速扩容,基金经理群体的新鲜血液得到了急速补充。
在2008年底到2012年底的4年中,在任基金经理数量从418人增加到了825人,增幅接近100%。然而,产品数量从438只增加到了1174只,增加了168%。
在基金经理人均资产管理规模上,从1998年到2004年,人均管理资产都在10亿元~20亿元之间,从2005年与2006年开始超过20亿元,但仍不足30亿元。
在2007年大牛市中创下人均92亿元管理规模的新高后,2008年~2010年人均管理规模都在40亿元~60亿元之间。尽管2011年以来行业规模没有出现大的回升,但是基金经理人均管理规模仍有30亿元出头。
国内公募基金经理流动频繁,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内部资源调动、基金公司之间互挖墙角、不同行业间的流动。这当中,基金经理留职率较低的大都为中小基金公司。
净增数:华夏增加7名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2012年多家基金公司新聘了基金经理。
华夏基金是目前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公司,拥有基金经理数量最多,共有34位。不过,华夏基金并不是公募基金产品数量最多的公司,目前有32只。而易方达已经有40只产品,南方与嘉实均有39只产品。这是因为华夏多基金经理制较普遍,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华夏红利与华夏全球,都配备了3位基金经理。
易方达、富国和嘉实并列第二,各有25位基金经理,南方基金排第三,现有23位基金经理。
不少公司都在2012年对基金经理进行了大扩充,如华夏新增13位,易方达新增10位,富国与交银施罗德均新增加了8位,大成、博时各增加7位,汇添富、摩根士丹利华鑫各增加6位。在2012年新聘任5位基金经理的12家公司,既有大公司嘉实、南方,也有较小的公司泰信、金元惠理和浙商。
与之相对的是,这些公司不少在2012年有多位离职基金经理。华夏从基金经理岗位上退出的人数最多,有6位,易方达、博时、招商3家公司各有5位。不难推测,尽管华夏、易方达等基金公司2012年末相比年初基金经理团队实现了扩充,但触发因素之一,是以新聘任基金经理来弥补离职空缺。
从基金经理净增数量看,2012年华夏基金净增最多,达到7位。交银施罗德净增6位,易方达、富国、大成、汇添富、浙商等公司都净增了5位。
大部分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数量都实现了增加,只有少部分公司在原有基金经理离职的同时,没有有效补充。如华富的基金经理少了两位,申万菱信、信诚等7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均少了1人。
利用率:海富通267%最高
有的公司喜欢多名基金经理合作管理一只基金,也有的公司则是一人身挑多只基金。如目前只有9位基金经理的海富通,是目前基金经理利用率最高的基金公司,利用率达到266.67%。南方、华安、长盛的利用率分别为228%、207.69%、206.67%。华夏多经理制基金比较多,因而虽然基金经理数量远大于产品数量,但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利用率。
海富通有多位老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在4年以上的基金经理占比最高,为44.44%,现有9位基金经理有4位任职时间在4年以上。其中有现任单只基金经理任职时间最长的海富通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陈洪。
陈洪2003年8月22日开始管理海富通精选,如今已进入第10个年头。与他一样从2003年就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且至今未变动的,还有基金安顺的基金经理、华安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尚志民。
基金经理在公司有4年以上任职期限比例第二、三名,分别为国海富兰克林、上投摩根。国海富兰克林8位基金经理中有3位,上投摩根17位基金经理中的5位在各自公司任职年限都有4年以上,占比分别为37.5%、29.41%。景顺长城、华泰柏瑞、南方、大成、新华、东方和兴业全球等7家公司,这一比例也在1/4之上。
新基金公司国金通用、德邦、方正富邦、长安、安信,大部分基金经理此前都没有基金行业管理经验,而是从其他行业调到了公募基金行业。
还有些公司2012年基本没有进行基金经理的扩充,如申万菱信与信诚两家公司,都没有在本公司任职期限低于1年的基金经理。长城、海富通、上投摩根、东方、诺安、鹏华、工银瑞信、万家、长信、广发等10家公司,在各自公司担任基金经理不足1年的比例在10%~20%之间。
内部培养率:19家公司100%
有些基金公司不偏好从同行挖基金经理,而是更注重自身培养。从现任基金经理来源看,有19家基金公司100%基金经理都是内部培养。
易方达、广发和华宝兴业,目前各有25位、22位和20位基金经理,他们此前都没有在其他基金公司担任基金经理的经历。旗下拥有10位以上基金经理且培养路径相同的公司,还有中银、泰信、长信、国投瑞银和银河等。
旗下现任基金经理内部培养率最低的基金公司是平安大华,目前的3位基金经理有2位曾在其他公司有基金管理经验。其中平安大华策略先锋基金经理颜正华2007年7月至2009年3月同时担任华夏回报和华夏回报二号基金经理,平安大华保本、平安大华添利基金经理孙健曾在摩根士丹利华鑫、银华担任基金经理。
招商基金13位基金经理中,5位从其他公司挖来,内部培养的比例也较低,为62%。其基金经理来源也颇为广泛,既有大基金公司华夏、南方,也有中小型公司国投瑞银、万家和宝盈基金。
在华夏基金股票投资决策委员会中,多人都是从同行挖来。如胡建平与刘文动、巩怀志一样都在鹏华做过投资,2006、2007年先后加入华夏;而阳琨曾在宝盈、益民工作。
任职时长:20家超两年
旗下基金平均任职时长和旗下在职基金经理平均任职期限,是公募基金投资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前者体现基金经理团队的稳定性,后者反映基金经理投资经验的丰富程度。
不过晨星的研究显示,基金经理留职率的高低和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并无非常明显的相关性,既有景顺长城、国海富兰克林和金鹰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跻身榜单,此外一些重视投研文化和业绩导向的中大型基金公司也有较好表现。
按2012年旗下基金经理在一家公司平均任职时长排名,居前的公司分别为宝盈、景顺长城、国海富兰克林、华夏和长城基金,任职时长分别为2.67、2.61、2.60、2.52、2.51年。基金经理平均任职时长超过两年的基金公司共有20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家。
按旗下在职基金经理在行业内平均任职期限排名,居前的公司分别是海富通、大成、长城、南方和长盛基金,任职时长分别为5.32、4.34、3.98、3.91和3.9年。基金经理平均任职期限超过3年的基金公司共有27家,比去年同期增加6家。
行业面临的难题,仍是如何有效减少人才流失和变动,尤其是留住有多年经验的“老将”。晨星对美国共同基金业的深入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并非优秀的激励机制的必备条件。海外有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实行“持基计划”的公募基金业投研团队,其业绩和留职时间与没有自持份额的团队间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国内的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面向持有人的信号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这种制度化的长效激励机制不应以短期效果来否定之。
《新基金法》第二十二条中规定,“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可以实行专业人士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大型基金公司在当前制度框架内寻求更优的薪酬与考核激励机制,更能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流程、获取和留住人才来建立竞争优势。这些公司中的部分将很可能发展成为全能型资产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