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领涨大宗商品的“明星品种”玻璃期货本周高位回落,市场人气也不如以前。尽管有“城镇化”这样的热点炒作,但消费淡季、产能过剩等基本面的不利因素还是制约着玻璃期货价格的上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短期内玻璃下游需求并未有明显好转,投资者要防范期货价格回调的风险。但随着城镇化的落实、房地产行业的逐步回暖,玻璃行业有望进入复苏周期,玻璃产业的长期走势仍然比较乐观。
玻璃期货受资金追捧
郑商所玻璃期货上市不足两月,已成为期货市场当之无愧的“明星品种”。自2012年12月3日挂牌上市之后,玻璃期货很快走出强势上涨行情,两度触及涨停板,1305合约价格最高攀升至1500元/吨以上。
与此同时,玻璃期货持仓量屡创新高,成交量更是多次跃居商品期货品种首位。其中,1月16日玻璃期货成交量继续领跑期市,所有合约成交量超过479.4万手,超过了排名第二、第三的螺纹与豆粕成交量之和。
金信期货分析称,由于玻璃上市之前的铅、焦炭、甲醇等大合约并未得到市场认可,成交量和持仓量都较小,所以为了防止玻璃期货上市以后成为鸡肋,郑商所从合约设计上就为玻璃期货的活跃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玻璃期货每手合约为20吨,按照1420元/吨挂牌基准价计算,每手合约价值为28400元。而6%的保证金比例是近期上市品种中最低,这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由此提高了客户参与市场的积极性。
中国国际期货玻璃研究员赵源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玻璃期货为“小合约”,投资回报较高且较为灵活,有利于中小投资者参与,因此现在是很好的投资时机。
期价回调风险须防范
不过,本周玻璃期货开始持续回落。截至24日收盘,1305合约收于1467元/吨,相比上周累计下跌2.6%,持仓量相比前期高位减少超过17万手。
有分析称,玻璃整体上已经转趋弱势,经历了多个交易日在每吨1500元附近震荡,期价向上动能逐渐耗尽,特别是1月22日中国国际席位大幅减持多单之后。从目前盘中多空力量对比来看,短期弱势格局还将延续。
从现货市场来看,卓创资讯玻璃分析师苗云萍告诉记者,加工厂已经着手订单收尾工作,市场需求越来越少,而供应并没有下降。对于年后市场,多数人也并不看好,因为3至4月份需求恢复缓慢,再加上资金等问题,市场有下行风险。
据了解,目前玻璃现货价格除华南地区略有上涨外,华东地区保持持平,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则有所下跌,期现价差较大。赵源认为,一方面是由于玻璃期货刚刚上市,其价格传导机制并未体现;另一方面显示出现货行业对后市的看淡,因为玻璃的产能过剩是个不争的事实,并且随着冬季的到来,下游房地产的陆续停工等不利因素都对价格的上涨形成了压力。
赵源说,短期内下游需求并未有明显好转,而玻璃期货主力合约1305在1500一线的高位盘整,主要是多头利用楼市回暖、股市企稳回升等利好推动以及对交割规则解读的一种尝试,所以投资者要防范期货价格回调的风险。
浙商期货则分析称,玻璃期货将呈现“近弱远强”的格局。每年12月份到次年3月份是玻璃行业传统的消费淡季,从季节性来看1305合约相对现货价格下跌概率较大,而远月1309合约对应的是消费旺季,这使得1305弱、1309强的走势还将继续。
概念炒作受制于当前基本面
近期“城镇化”成为金融市场热炒的概念,与城镇化相关的房地产、建材等板块均因此受益,玻璃行业也不例外。
南华期货分析师冯晓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最近政府力推城镇化,这对于像玻璃、螺纹钢这样与基础建设项目有关的品种是一大利好。房地产行业在2012年有见底的迹象,2013年极有可能出现复苏,鉴于房地产行业和整个玻璃行业的相关性,房地产行业的转好对玻璃的基本面是一个极大的支撑。
有数据显示,假设未来中国城镇化率每年增长1%,相当于城镇人口年增长1300万,按人均30平方米的商品房需求量,总计新增需求为3.9亿平方米,这意味着每年新增玻璃消耗量约1.36亿重量箱。
赵源认为,从长期来看,玻璃行业目前处于价格周期的底部阶段,随着城镇化的落实,房地产行业的逐步回暖,及原有玻璃幕墙改造需求增多,行业有望进入复苏周期,玻璃产业的长期走势还是比较乐观。
有分析认为,尽管市场看到了城镇化建设会带来玻璃需求增量,但同时也忽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其一,“城镇化”建设具体措施的出台还有待时日;其二,今年政府将继续对房地产市场实施有保有压的调控措施,建材玻璃需求难言根本改观;其三,汽车工业能否持续大基数、高幅度增长还有待国内消费政策的有效刺激;其四,预计本年玻璃出口将好于去年,但增幅空间并不大。
业内人士提醒,关注“城镇化”概念炒作的同时还需注重玻璃的基本面。冯晓认为,近一段时间玻璃期货领涨整个大宗商品市场,主要原因还是宏观经济数据的改善,但现货价格并没有跟随期货价格上涨,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笼罩着整个行业。总体来说,对玻璃今后的走势持谨慎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