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两部关于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的影片,我本来更为期待的是安东尼·霍普金斯和海伦·米兰饰演的《希区柯克》。《金发缪斯》聚焦于希区柯克与演员蒂比·海德莉之间的交恶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天才的阴暗面。我原本以为《希区柯克》会展现出一个更为客观和不一样的电影大师,但是观影的结果多少有些失望。尽管安东尼·霍普金斯曾经傲然地说他不需要化妆也能展现希区柯克的精髓,由于影片本身的重心放在了刻画家庭的矛盾上,这部本来可以更优秀的影片变成了一部关于婚外情的肥皂剧。天哪,如果要看这样的肥皂剧,不需要看希区柯克的,现代都市家庭中遍地都是,何苦贩卖这位电影大师的?
《希区柯克》改编自斯蒂芬·雷贝洛出版于1998年的同名纪实文学。影片聚焦于希区柯克拍摄他最为著名的影片《精神病患者》的前后所陷入的家庭与拍摄的困境。我原本以为,导演会更倾注于他创造这部电影史上最为著名的恐怖片之一的幕后故事,谁曾想,他比八卦更八卦,直接去挖掘他的家庭对电影的影响,《精神病患者》只是作为他们婚恋变故的陪衬与道具,那场最为经典的淋浴谋杀的戏份,成为了希区柯克发泄自我情绪的一个隐喻。那是这部影片中为数不多的神来之笔,很讽刺,我怀疑这场戏的成功正是源于电影本身的那个经典场景,《希区柯克》不过是借用了这个桥段,进行了二次谋杀。
我对《希区柯克》整体的观感是失望的,这部电影缺乏一部真正的对峙与冲突,如果能够很好地诠释出希区柯克与阿尔玛的之间那种微妙的情感变化也好,但是实在乏善可陈。我还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希区柯克拍摄《精神病患者》与这部影片中夫妻关系的变化并未有直接的关系,他们的唯一影响就表现在希区柯克亲自示范刺杀的那场戏上。也许真正的关系就是他们正好发生在同一历史时期。
安东尼·霍普金斯比托比·琼斯饰演的希区柯克要符合我们的预期,安东尼的表演也无懈可击,他诠释的希区柯克那种腔调和姿态都十分神似,唯一可惜的是,这个版本的希区柯克没有什么可诠释性。倒是海伦·米兰饰演的阿尔玛相比《金发缪斯》中伊梅尔达·斯汤顿更为精彩。海伦·米兰也因为这个角色在年底的众多颁奖礼中得到提名。影片中的阿尔玛注意到希区柯克与其他年轻的女演员过于亲昵,所以心生失落。年老色衰的阿尔玛望着自己的身体多少有些力不从心的打击,所以她的出轨是精神上的,而且是一种负气式的的埋怨,她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受到别人的重视。在游泳池的那场戏其实已经表露了一切,她大胆地穿上红色的泳衣,在透明的水池中畅游,仿佛回到了年轻岁月,忘却了自己的烦恼。
《金发缪斯》中的阿尔玛发现了丈夫在圣诞夜给蒂比·海德莉表白,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但是几日后回到家中,还是默默接受了了丈夫的指责:你怎么一声不响的就离开了呢。女人的隐忍与委屈跃然纸上。但是在《希区柯克》中,阿尔玛最终回归到家庭,仿佛是一种昭示,一种女人出轨后的幡然悔悟:如果你的丈夫是一位大师和天才,你必须要容忍他的偷窥和控制欲,而且要帮助他成功。这样的一个角色,多少让人无法认同。
美国的传记作家唐纳德·斯伯特在《天才的阴暗面》中写到,《精神病患者》标志着希区柯克新暴力的开始:几乎是彻底的针对女人们。他分析说,经历了格蕾丝·凯丽的离去、薇拉·迈尔斯和奥黛丽·赫本不同方式的拒绝,希区柯克的心肠变硬了,本来脆弱的激情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些新东西在他的影片中出现了,承载着那些他从未在银幕上展现过的恐惧与愤恨,导致《精神病患者》发出了狂暴而凶狠的呐喊”。
《精神病患者》成为了希区柯克最为知名的影片,电影《希区柯克》中对这部影片的渲染一个是通过希区柯克和观众的互动来实现的。我们看到了希区柯克成竹在胸似的等待着观众的尖叫,伴随着那个经典场景拉锯似的刺耳的音乐声,我们看到了希区柯克挥舞这手中无形的指挥棒,陶醉在一声声的观众的惊吓声里。有评论家说《精神病患者》意义重大,“问题不在于它是什么,而是在于它不是什么。它几乎缺失了希区柯克以前所拍电影中的所有东西”。这部电影讲述的东西超越了他自身。他当时正在为自己的健康担心,影片制作时,他已经经历了与死神的搏斗。1957年他大病了一场,1958年阿尔玛又险些离他而去,于是有了这部影片,“对猝死的恐惧是他创作的深层原因”。这就是《希区柯克》这部影片所想要揭示的东西。
《精神病患者》大获成功后,希区柯克说他曾经遇到过一个七岁的小男孩,他问:“希区柯克先生,《精神病患者》中的鲜血你是用什么做的?鸡血?”希区柯克说“不,是巧克力酱。”然后小男孩满意地走了。希区柯克说,“他明白,这只是一部电影。”
对《希区柯克》我们也会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