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受“港股直通车”传言影响,一时引爆外资行发行众多QDII去香港淘钱。怎奈事与愿违,在风高浪急的海外市场,众多QDII遭遇了全军覆没式的重创。持有东亚银行的境外代客理财产品“利财通1期”的投资者更是痛苦不堪:该产品在2007年发行2个月后就浮亏了70%,延期4.5年后,依然亏损超过60%。 前不久,购买了该款产品的杨洋(化名)打来电话,向记者投诉:“该产品宣传时有严重的误导性,害得我和公公投进去的40多万元和30多万元都亏得底朝天,如今只剩下零头了。” “2007年9月,我花40多万元买了‘利财通’投资产品系列1。当时宣传说可能2个月后就能结束,哪知合同由1.5年延期至6年,亏损最严重时亏了90%。如今5年多过去,现在赎回的话,还只有不到13万元。”杨洋提供的书面材料称,她想以自己的理财经历提醒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要擦亮眼睛,看清合同,高风险不容小觑。 2007年9月,东亚银行推出了一款可转换非保本QDII产品——“利财通”投资产品系列1,挂钩的是4只预期将受惠于中国利好势头的香港H股:复星国际、大唐发电、中国人寿及招商银行。在该产品说明书上写着,在16个观察日,只要挂钩篮子股票内最逊色股票的表现下跌小于8%,“触发事件”发生,投资产品将提早到期及终止,投资者可取回全部本金及额外获取年收益率15%的红利收益。即使结算日最逊色股票的表现下跌多于8%,只要在整个1.5年的投资期内,每个交易所营业日所有股票的表现未曾下跌多于30%,投资本金仍获100%保证。 对此,杨洋有很大的疑问。她说:“任意一只股票在连续一年半的时间里不跌破8%的可能性有多大?4只股票都不跌破8%的可能性又有多大?购买这个产品能拿到收益的可能性其实是非常渺茫的。银行的产品设计不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