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人民币的发展不会对美元的角色构成太大挑战。”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Henry
Summers)在1月14日的亚洲金融论坛上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人民币已经不再明显低估,但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民币仍然难以对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构成太大影响。
“人民币已经不像5年前那样明显、惊人地被低估。”萨默斯在周一的论坛上表示。这一表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人民币的态度一致。去年,IMF将其对人民币的评估由“显著低估”调整为“温和低估”。自2007年底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约17%。
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时,萨默斯表示:“没有人知道人民币真正的均衡价格水平,但人民币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巨大的市场升值压力,经常账户也不再上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民币的处境已发生变化。”
谈到中国经常账户这一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关键因素,萨默斯表示:“我认为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大幅下降是由各种周期性、结构性和货币相关因素导致的。这对全球经济而言当然是积极的进展,重要的是未来这一进程能够维持下去并得以推进。”
不过,中国去年12月的贸易盈余意外地扩大,中国在12月的出口较上年同期上升14.1%,而进口则增长了6%。“最近一个月的数据不应该被过度解读,因为只是一个月,但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应该引起担忧。”萨默斯告诉记者。
萨默斯说,中国对全球需求所做的贡献,以及人民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对于全球金融系统来说都将是一个关键问题,也应该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美国财政部和二十国集团(G20)未来的关注焦点。
对于人民币何时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储备货币,萨默斯告诉记者:“我并不清楚人民币国际化未来的进程,但在我看来,从货币史,尤其是国际储备货币的发展史来看,任何改革都是渐进发展(evolutionary
),而非革命性(revolutionary
)的。”
那么美国未来是否会面临丧失美元“霸主”的地位?萨默斯认为,距离发展到美国这样开放、深化、国际化的资本市场,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鉴于中美资本市场的差距,即使人民币扩大其角色变得更加国际化,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很难改变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世界仍会将美元作为计价货币。我认为人民币的发展不会对美元的角色构成太大挑战。”萨默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