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黄金动荡,股市、楼市双双低迷,银行理财产品却走出了一波又一波的“好行情”。数据显示,2011年各商业银行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流量规模不低于16万亿元,2012年保守估计不低于20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我国居民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与此同时,银行理财在信息披露、运作方式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相关部门亟须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银行理财致“存款搬家”涌现 风险仍可控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共有94家商业银行发售了20270款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流量不低于16万亿元;2012年前三季度已累计发售23858款,保守估计全年募集资金规模流量不低于20万亿元。
在股市低迷、基金赔本、黄金动荡、楼市不济的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显然已成为我国居民最重要的投资渠道。
高收益率,无疑是理财产品大热的最重要原因。以2012年年末为例,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5%,一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而同期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一般在4%-5%之间。“同样”的风险,更高的收益率,导致大量的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向银行理财产品“搬家”:数据显示,2011年底,大型商业银行个人存款总额中活期存款占比为43.32%,比2010年下降0.46个百分点。进入2012年,活期存款占比仍逐季下降。
存款波动亦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副作用”:2012年3月份、6月份和9月份新增存款分别达到3.0万亿元、2.9万亿元和1.7万亿元,1月份、4月份和7月份则分别减少8000亿元、4656亿元和5006亿元。季末大幅冲高、季初明显回落。2012年4月,在财政性存款增加4343亿元的同时,人民币存款总量却减少465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6379亿元。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由于粉饰季报以及应对考核的需要,往往有“冲时点”突击扩大存款的冲动。银行通过理财产品的期限设计使理财产品恰好在季末到期变成活期存款,可以使存款金额快速放大,季初又重新回归理财产品,由此导致存款大幅波动。
高息理财产品已逐渐成为银行“揽储”的重要手段。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孙建华认为,在存款利率浮动受限的情况下,小银行高息的理财产品可以把很多大银行的存款吸引过来,成为潜在的存款,这已经变相突破了“高息揽存”的红线。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虽高,但也并非高到不合理。业内人士指出,在我国利率市场化尚未完全放开的今天,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上被人为压低。银行理财产品在事实上提供了一个客户对接货币市场的渠道,其收益率更能体现资金的真实价值。
威海市商业银行2012年年初一份理财产品说明书对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进行了简单测算:根据目前银行间市场的投资情况,1年期央行票据投资收益率为3.44%,6个月债券回购利率可达5.5%,信用级别在AA以上剩余期限为5年期左右的债券等金融工具的投资收益率可达到4.52%-6.57%,若产品募集资金80%投资于收益率为5.5%的债券回购,20%投资于收益率在6.18%的信用级别在AA以上剩余期限为5年期的银行间中期票据,如产品投资的金融工具正常回收转让价款或如期兑付本息,则扣除相关费用后,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可达到4.9%-5.1%。
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披露到期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达标率在98%左右。从数据来看,理财产品收益达标率尚未有大规模恶化的迹象。
负面事件频出 理财产品暴露多重问题
2012年年末,华夏银行、工商银行纷纷爆出员工违规代售理财产品的负面事件,给欣欣向荣的理财产品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此次爆出负面新闻的理财产品并非银行自行设计销售,但银行理财产品在实践中仍暴露了多重问题。
首先,“口头承诺”成风,产品说明简化,刻意隐藏风险。记者暗访发现,很多银行的理财经理均会对客户作出“虽然协议上写的是有风险,但是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低于预期收益率”之类的表述,并以银行信誉做出口头担保。许多理财产品只靠银行员工“口头推广”,纸质的宣传材料上只是注明产品名称、起息日、期限、年化收益率等基本信息,毫不提示风险。如果客户确定购买,再让客户看产品协议,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往往流于形式。
其次,理财资金投向不清晰,员工专业性仍有欠缺。当记者询问理财资金的投向时,银行员工往往做出“债券”、“货币市场”等模糊的表述,并不能做出明确的答复。招商银行客户经理张先生表示,他们只负责理财产品的销售,对于产品投向和产品设计方面的问题并不了解。业内人士透露,一些规模较小的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员工并未接受专业培训,相关知识十分薄弱,甚至一些银行网点的保安也会参与理财产品的销售。
第三,信息不透明。银率网数据显示,2012年11月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2283款,其中仅有1262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大量的银行理财产品并未公布到期收益率,其真实的经营状况或被隐瞒。
第四,“资金池”运作方式将风险推后,或致风险集中爆发。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认为,银行理财产品通常采取“资金池”投资管理模式,将多款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汇集起来形成一个大池子,整体上对大池子进行统一管理,并通过产品循环发行以力保大池子中资金的稳定性,一旦某个时点上产品新发量无法弥补到期量就有可能形成资金缺口。业内人士认为,产品滚动发售,即使资金经营出现问题,只要新的理财产品可以卖出去,仍可以“借新还旧”,把风险爆发的时间推后,最终或导致风险集中爆发。
专家建议 多措并举促进银行理财健康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陈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银行都会制造理财产品一出来就被抢购一空的氛围,鼓励客户提前抢购。其实真实的收益率与理财产品起息日的设置有很大关系:购买后到“起息”这段时间,是按活期存款计息的,提前越早购买,平均下来的收益率就会越低,最终不会像预期收益率那么高。
孙建华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大量发行,是建立在居民对银行高度信任的基础之上的。这意味着即使银行未有明显过失,理财产品协议上也表明了风险,一旦出现大额亏损,客户仍会找银行“索赔”。“声誉风险”的巨大压力或把银行带入“刚性兑付”的困境。
专家建议,应多措并举,促进银行理财产品的健康发展。
首先,相关部门提高监管能力,以应对更多的金融创新。专家认为,我国监管部门对银行表外资产监管相对薄弱。随着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银行与其业务交叉越来越多。银行理财资金以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为通道进行变相信贷投放的现象越来越多,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形势的快速变化,亟须监管部门提高监管能力,加强信息共享。
其次,加强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李永壮认为,通过报表、官网等途径实时披露,使银行理财产品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有助于投资者了解银行理财产品的真实状况,及时发现风险。同时,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应做到专款专用,账户独立,应避免各类理财资金汇总在一个“资金池”里,以致出现系统性风险。
第三,应通过配套改革减缓银行吸储压力。一些专家表示,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同业存款”在银行存款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而“同业存款”并不算在“日均存贷比”的分母中,使得考核的“存贷比”比真实数字偏高。同业存款成为银行重要的资金来源,可考核时却不算一般性存款,银行只能以高息理财产品吸引资金。国家应考虑拓宽考核中的存款范围,适当减轻银行的吸储压力。
陈颖认为,各银行应杜绝员工回避理财产品风险的行为,对风险进行详细揭示,通过相关宣传,加强客户的风险意识,从根源上杜绝“刚性兑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