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日,随着奥巴马在协议法案上签字,美国终于在财政悬崖前勒住了马。
这个新年第一则好消息“股舞”了全球资本市场,当日道琼斯指数飙升308点,香港恒指一举突破23000点大关,创下19个月以来新高。在外围市场的影响下,1月4日,A股也在节后上涨7.86点,令K线图上2012年底的一抹红色延续到了新年。
在2012年12月初,上证综指下探到1949点时,似乎很少有人能预料到这最后一个月内还会上演惊天逆转。然而截至12月31日收盘,上证综指该月的单月涨幅达到14.6%,一举创出近26个月以来的新高。这天上证指数收于2269.13点,较2011年末收盘的2199.42点小幅上涨3.17%,依靠这最后一个月的奋发向上,A股终于逃脱年度“三连跌”的险境。
不过尽管如此,中国上证综指的涨幅仍在全球主要股指中垫底,仅略好于深陷欧债危机的西班牙股市,排名倒数第二。纵观其他市场,土耳其股指2012年大幅飙涨50%,高居全球股指涨幅榜首。与此同时,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涨7.19%、纳斯达克指数涨14.62%、德国DAX指数涨29.8%、巴黎CAC指数涨16.28%、日经225指数涨22.09%、韩国KOSPI指数涨8.85%,都显著好于A股。
难怪有人感慨地用八个字来形容2012年的中国股市:“熊”霸全球,岁末发糖。
2013年1月,A股迎来了开门红。那么2013年我们会迎来牛市吗?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熊市中很多人选择了离场,120万个账户销户,300多万股东退出,而海外的QFII却一次次抄底成功,这是很让人遗憾的事情。
“不过目前市场已具备了所有熊市结束的条件和牛市开始的基础。5年的调整时间已经足够,1949点以后真正的牛市已经开始。”李大霄认为。
市场信心的恢复确实有迹可循。2012年12月至今,随着大盘的一路上扬,A股市场的交投亦逐日升温。沪深两市单日的合计成交金额,已从前期的不足700亿元狂飙至2000亿元之上。
与此同时,在很多市场人士看来,经历了2011-2012年估值和盈利的两轮下跌之后,2013年A股市场外部环境将好于2012年。根据他们的预计,今年A股市场的平均收益也将好于去年,“小龙”行情可期。
2013年渴望牛市
回望整个2012年,A股大半年时间都沉浸在数据幻觉之中,围绕“经济何时见底”而纠结。而在这一年结束的时候,有接近一半的券商不再敢轻易给出2013年指数的预测运行区间。
在2012年上半年行情的初始阶段,温家宝总理关于“提振股市信心”的表述曾令市场为之一振,前期的超跌和市场对流动性好转的预期也使行情启动立竿见影。此后,随着管理层对蓝筹股和价值投资的推崇及一系列新措施陆续出台,市场有了对“政策红利”的憧憬,展开一波较为有力的上攻行情。
不过这两个阶段的反弹行情都没有得到基本面的支撑,短暂的经济复苏很快被证伪,反弹之后几乎回到了原点。
2012年下半年,经济的下滑终于得到数据的验证,市场情绪从乐观逐渐变成悲观失望,5月开始,A股走出长达4个月的单边下跌走势。
在这连绵不绝的下跌中,市场一直期待央行能援手。然而货币政策并没带来太多惊喜,7月仅出现一次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迟迟未现,取而代之的是央行采取高频率的其他数量型工具调控流动性。
屡屡期盼的经济企稳反弹也迟迟未能出现,第三季度GDP同比增幅降至7.4%,创出14个季度以来新低,同时上市公司业绩快速恶化,市场盈利的一致预期不断下调。前三季度,2493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下降2.07%。剔除银行与非银行金融类上市公司,其余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滑坡幅度更大,为下降14.57%。此后,大盘先后击穿2132点的“钻石底”和2000点重要关口。
2012年前11个月,上证指数累计下跌9.97%。沪指仅1、2和4月份上涨,3月份以及5至8月出现下跌,9至11月份维持窄幅震荡。2012年12月初,沪深股市存量资金仅剩下约5800亿元,较4月的8100亿元左右减少了2300亿元。
正所谓不破不立,2012年年末白酒股的倒下宣告了大盘阶段性见底,进入12月后,A股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尤其是12月14日收出一根长达89点的大阳线,涨幅高达4%,新一轮反弹行情正式展开。
这种反弹行情在2013年可以得到延续吗?
汇丰晋信2016生命周期基金经理侯玉琦认为,目前股市处于历史的底部区域,但驱动股市上涨仍需外力的推动,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最重要的外力是企业盈利环境的改善,而改革是改善企业盈利环境最重要的条件,因此,经济、金融和制度层面的改革是2013年所期待驱动股市上涨的一个动力来源。
而湘泓投资管理公司副总裁刘海燕则认为,金融股崛起将成为2013年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繁荣的另一个驱动。
“美日欧元等国际结算货币相继不负责任地贬值,将促使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中国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将首先享受其带来的巨大货币红利。”刘海燕告诉记者。
在刘海燕看来,金融股现在的趋势是价值修复,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到8-10倍基本可以算是价值修复完成。下一阶段将是金融股价值重估,人民币成为世界性的结算货币,将大大提升金融银行股的获利能力,其估值会更高。
刘海燕大胆预测,未来金融股真正崛起的时候,中国股市到万点都并非难事。“金融货币的日趋强大是中国股市上行趋势的核心力量。”
证监会身份考问
进入2013年,伴随中国股市一年一度的考问又如期而至:今年经济增长和股市上涨的原动力来自于哪儿?
目前,各大机构似乎对此达成共识:中国经济已经无法通过简单的政策刺激获得增长动力,必须通过深层次的制度改革释放新的经济动力。
事实上,刚刚过去的2012年就可称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之年。12月24日,深交所宣布,*ST炎黄、*ST创智两家公司终止上市,曾经形同虚设的退市制度终于开始发挥作用。而郭树清上任证监会主席以来,证监会已密集出台了70多项新政策,远超市场预期。
2012年2月,郭树清提出蓝筹股已具备“罕见投资价值”。随后,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开始大张旗鼓地推进退市制度改革,陆续推出创业板、主板和中小板的退市制度。新股发行体制的改革,则是证监会2012年一系列改革的核心,也最能体现市场化的趋势。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新三板扩大试点,中关村园区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终于升格为全国性的场外市场。同时,区域性场外市场的规范发展也得到了证监会的积极支持,上海和浙江的区域性市场先后得到上交所的入股。
与上述一系列改革都密切相关的是市场的诚信和法制建设。没有这两项基础,市场的有序发展都是空谈。除了加大针对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的稽查执法之外,郭树清最近透露,证监会还在配合司法部门研究公共机构支持诉讼等制度,推进民事赔偿司法解释。
这些政策积极而深刻,被投资者寄予厚望。然而改革也往往与阻力相伴。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明在2012年12月就表示,目前资本市场已处于改革与发展的深水区。每推进一步更深层次的改革,难度就越来越大,因为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越来越多。
“证监会究竟应该干什么,应该是什么性质的机构,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也在研究这个事。”黄明称。
“2013年是新老政府施政转换年,也是真正开始破解调结构难题的元年,需要认识到任何变革都是利益的再分配,之中必有机会也有代价。”万联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傅子恒表示。
在刘海燕看来,目前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还是没有形成,投资者利益依旧被既得利益者蚕食。资本市场改革的原则应该是让投资者分享国家发展的红利而不是成为套利暴富的牺牲品,没有这个指导原则,改革就改不了核心。“2013年我最关注的两项改革,一是退市制度的完善,二是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建立。在我看来,这一退一进的改革对资本市场最为有利。”刘海燕称。
可以预见的是,2013年,制度变革还将继续,转融券和新股发行改革的出台已箭在弦上;上市公司治理、减税让利、疏导解禁洪峰、T
0交易等四大利好政策预期强烈;退市制度能否强力执行,2013年也将见分晓。
堰塞湖和抽水机
2012年,全球IPO融资普遍不景气。而曾经创造过不少融资奇迹的中国A股,在这一年的表现尤为惨淡。一切源于监管层逐步放慢了股权融资节奏,A股IPO在2012年10月份浙江世宝首发以后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数据显示,沪深两市的融资额占比由2011年的28.1%下降至2012年的8.4%。此外,2012年A股的IPO宗数为154宗,与2011年的281宗相比,下滑了近一半。融资额为1030亿元,与2011年的2830亿元相比,下滑了63%,创下了3年来的新低。
下滑的除了融资额,还有回报率。目前,在全球2012年IPO表现最差的前十名新股中,中国市场就占到九席。截至目前,中国地区IPO平均回报率下滑了14.3%,这一数字也拖累了亚太地区平均回报率下滑3.3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市场下,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了。2012年,深市创业板的IPO宗数和融资额第一次全面超过了沪市主板,其中创业板的IPO单数为74家,超过了沪市主板的25家,融资额350亿也超过了上交所的330亿。
2013年的钟声响起,数据或许可以埋进历史,然而A股895家等待过会的公司却实实在在地成了A股上空挥之不去的阴霾,目前这些公司中,有多达475家企业还处于“落实反馈意见”状态。新的一年这近900家企业该何去何从?新股发行将何时重新启动?
“虽然1月重新启动IPO并不存在补年报的障碍,但若二级市场运行态势未能配合,开年即启动IPO的可能性不大。市场预期在两会后或第二季度重新开闸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申银万国分析师林瑾认为。
然而,按照目前这将近900家公司2012年单个新股的融资额计算,筹资额将达5500亿元。二级市场要如何承受这样天量的抽血?
对此,郭树清在2012年年底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研讨班上,将“采取多种方式对在审企业进行疏导分流”作为做好岁末年初的六方面重点工作之一。
监管层的确在为“IPO分流”作着各种努力。据了解,监管层已考虑新开中小企业私募债,并将允许各地发展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此外证监会还积极支持内地企业赴香港上市,并将于今年元旦起进一步放宽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条件,也不再对境外上市设前置程序,简化审核程序。这些举措都将减轻IPO市场的融资压力。
“IPO堰塞湖确实是悬在A股头上的利剑,但新股的融资规模若和今年即将解禁的市值规模相比,其威慑力就不是那么惊人了。”刘海燕表示。
2010年,A股市场IPO融资曾以逼近5000亿元的规模雄冠全球,这顶桂冠带来的后遗症也终于在3年后的2013年面临全面爆发。数据显示,2013年解禁股份对应市值合计将超过2.1万亿元。
如此巨大的市场压力,A股在2013年要如何解除?
刘海燕认为,缓解资金压力的方法仍是一退一进。
“一方面把市场上的劣质上市公司坚决地清除出去,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加大资金供给,加大养老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本入市的力度,建立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将境外人民币资金引导到中国资本市场上来,让人民币持有者有获利渠道,既加大资金供应还能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可谓一举两得。”刘海燕表示。
而记者也注意到,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2012年12月以来连续出台多项措施不断加大力度吸引海外资金流入A股市场,在当前数万亿资金被信托资产锁定,资金面持续偏紧的情况下,引入外资有助于改善A股目前活力偏差的局面,为后市行情埋下伏笔。
黑天鹅不期而至
过去的一年中,A股多了一个新的关键词黑天鹅。如果说2011年重庆啤酒的疫苗事件还属于偶然发生的话,那2012年中国股市的黑天鹅就足以令人应接不暇了。且这种黑天鹅背后也渐渐有了人为的驱动。
去年以来,从“毒胶囊”到“黄酒致癌”,再到近期的“塑化剂”事件,已将一个个“潜力股”和“价值股”从天堂摔到地狱。
上半年医药板块成为黑天鹅重灾区,板块一片飘绿。8月9日,一则“张裕葡萄酒检测出农药残留”的消息将张裕A推上风口浪尖,第二天张裕A跌幅达9.83%。11月19日,有媒体报道酒鬼酒涉嫌塑化剂超标,其后酒鬼酒连遭4个跌停,随后其他白酒股也惨遭拖累,五粮液股价遭遇断崖式下跌,茅台股价也跌破200元大关。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出台以后,中国股市逐渐进入了抓黑抹黑时代,目前来看,这种抓黑抹黑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未来,中国也极有可能出现浑水这种专业做空机构。”刘海燕表示。
在刘海燕眼中,做空机制是完善市场代谢机制的有力手段,将加速市场优胜劣汰的进化速度,并促进企业提高自己的产品服务,对整个市场是有利的。“但要防止靠编造谣言来恶意做空的事件发生,证监会对恶意造谣做空者应给予严厉打击,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也要坚决利用法律机制保护自己的利益,否则就会弱化做空机制的市场净化功能。有做空机制的存在,A股2013年的黑天鹅还会更多。”
刘海燕建议,防范这种黑天鹅对市场各方利益造成损害的最佳手段,就是上市公司要对相关信息作出及时、公开、透明的披露和处理,否则只能被越抹越黑。从投资者角度来说,为了降低风险,也要对拟投公司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把风险点看透彻才行。
记者发现,最近两年来黑天鹅事件往往发生在食品和医药板块。很多PE也因此自嘲“投食品比投毒品风险还高”。
对此,一位深圳的私募基金人士对记者建议,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民生大事,A股有这么多的食品、白酒类公司,动辄百亿市值,腰斩的例子已经很多了。监管部门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流程来处理此类问题,提供一个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并对检测标准作出清楚表述。否则你方唱罢我登场,投资者对食品安全始终不明真相,2013年融券机构将会大量抓住这样的机会做空,A股的黑天鹅还将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