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拍卖行总成交额降一半 艺术品秋拍"退烧"
2012-12-21   作者:记者 陆文军 杜放/上海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嘉德2012秋拍举办“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记者 罗晓光/摄

    股市低迷、楼市调控、基金亏损……在投资理财困境下,近年来艺术品收藏作为另类投资异军突起,并迅速升温,拍卖市场天价频出,藏家暴富神话不断。
  然而,2012年中国艺术品秋季拍卖正遭遇“寒流”。主要拍卖公司成交额同比下降50%,收藏市场频陷保真、结算争议,折射出藏宝热正在降温。
  专家认为,保真纠纷、估值争议及结算违约频发,损害卖、拍、买三方的利益。市场退烧背后,更应完善交易规范,保障投资者等市场主体利益。

  拍卖行情呈“双降”之势

  参与书画、工艺品等收藏交易,在满足自身喜好的同时,也成为个人投资的选择。然而,一度火热的艺术品市场正遭遇调整。12月9日,北京瀚海秋拍会以总成交5.4亿元收槌。至此,保利、嘉德、瀚海、匡时四大拍卖机构均完成年度秋季拍卖,公布的成交额合计55.27亿元,较上年同期降幅超过50%。
  2011年保利秋拍专场中,过千万元拍品达83件,2012年同类拍品仅为35件。作为风向标的千万元级拍品减少,重现市场的“熟货”同样遇冷。清乾隆《张照书韩愈石鼓歌》卷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以7010万港元(含佣金)落槌,同件作品在2010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价为9026万港元。
  从今年春拍开始,艺术品拍卖市场就出现场次减少、成交额下降的趋势。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市场前10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春拍成交97.67亿元(含佣金),专场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7次,成交额下降52.38%,行情呈“双降”之势。
  拍卖“藏宝热”降温的同时,保真争议仍在频发。今年8月,画家赵建成起诉北京某拍卖公司,称后者上拍的署名“赵建成”作品系伪作。“汉代玉凳”、“金缕玉衣”等古董“穿越”风波也曾轰动一时。然而,拍卖公司往往援引事先约定,宣称对拍品真伪及品质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晖明认为,国内艺术品市场仍处于整合阶段。交易快速增长的同时,市场的渠道和定价机制仍较紊乱。对于艺术品等实物投资品,收藏等渠道来源往往五花八门,难以做到保真、保质。一些“证券化”投资品种如不以交割为目的,就可能陷入纯粹的投机行为,引起市场的波动。

  拍卖企业面临“两头难”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卫东表示,拍卖机构仅能够按照标准化流程,向社会公布所知的艺术品信息。尽管拍卖方理应避免“拍假”,但对于艺术品能否保真,多数不能仅靠科学性的技术,或缺乏参照的标准,往往只能以主观评价为主。市场诚信及规范缺失,也使拍卖企业面临保真征集不易、结算违约频发的“两头难”。
  商务部、国家文物局等近日发布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显示,2011年全国文物艺术品千万元以上成交拍品581件,总额达136.25亿元。但截至次年4月,完成结算的仅有261件(套),结算货款51.5亿元——完成结算的尚不及成交量的一半,反映出欠款或根本性违约依然高发。
  此外,新兴的艺术衍生品投资也出现“跌停秀”。2011年,份额化美术品“黄河咆啸”和“燕塞秋”,盘中一度探至18.7元/份和18.5元/份。官网交易数据显示,“黄河咆啸”和“燕塞秋”12月10日报收于1.22元/份和1.44元/份,市值蒸发超过九成。
  北京市工商联收藏品行业商会秘书长陈鹏认为,出于利益冲动,一些金融类资本从股市、房地产市场涌入艺术品等市场。投资者将收藏品当作“股票”进行获利运作,在行情上行时往往获利颇丰。普通投资者关注收益性的同时,往往并不了解产品本身,容易形成麻痹意识,3至5年后兑付期临近就可能遭遇风险。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艺术品信托资金门槛已低至数万元。但对于资金是否在同一“现金池”中运作,资金账户是否由第三方存管,能否排除法人账户的干预,一些“委托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依然不足。

  艺术品市场发展需跨越多重障碍

  专家认为,保真纠纷、鉴定争议、结算困难及第三方监管缺失,已成为制约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障碍。亟需将卖、拍、买及新型市场主体纳入规范,以保护艺术品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李卫东认为,我国艺术品投资规模扩大的同时,对卖、拍、买等多方的监管仍较分散。除了需要拍卖机构的自律,个人也正通过信托基金等投资品种成为竞买人,实际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类别不断增多。如果这类新情况缺乏统一的监管规范,可能会引发结算或兑付风险。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2108亿元,名列世界第一。为促进市场发展,国家文物局已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工作的意见》,规定拍卖专业人员出具虚假征集鉴定意见、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将取消其专业人员资格。据悉,多地拍卖机构已试点“保真专场”。
  陈鹏认为,艺术品市场的调整是一次理性回归,拍卖机构应重视自律和差异化竞争。个人斥资参与民间收藏,仍需要了解基本的市场知识,回归“收藏者”的心态。传统的艺术品收藏者往往是出于爱好,选择较为熟悉的品类,在自身财力范围内交易,受短期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2012秋拍:珍品依旧天价难现 2012-12-17
· 秋拍回暖:生货现身大作显实力 2012-12-10
· 匡时秋拍现首个白手套 2012-12-06
· 北京艺融秋拍首推私人藏品专场 2012-11-23
· 中国书画秋拍异军突起 天价难现 2012-11-2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