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只剩最后一个交易月,在年内最大解禁潮以及资金供求压力加大的背景下,12月大概率就将延续“全年跌12月跌”的惯例。换言之,即便短期较难判断“1”时代的下跌幅度,但至少就本月来看,A股驻足“1”时代的概率较大,投资者短期宜多看少动以保存实力。
“1”时代将现两特征
低估蓝筹股抗跌 高估小盘股“杀跌”
“1”时代的来临,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对投资者而言,A股失守2000点已成事实,但是否就意味着沪综指将长期徘徊在2000点下方?恐怕未必。毕竟蓝筹股整体估值水平的低企,很大程度上封杀了指数下行的空间;不过,对中小市值品种而言,本轮惨烈杀跌恐非“补跌”这么简单。
低估蓝筹股封锁指数下行空间
尽管投资者此前已对沪综指失守2000点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但当沪综指真的回到了“1”时代,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仍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大。上周前四个交易日,在指数跌幅有限的情况下,个股却遭遇到了惨痛的“滑铁卢”,投资者损失明显放大。
问题在于,A股是否就此进入“1”时代,若真如此,1959点或许仅仅是下跌的开始。不过整体来看,客观反映股票价格高低的估值水平,似乎表明A股已足够便宜,这或意味着A股指数持续下行的空间将较为有限。
据统计,目前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整体市盈率已经降至9.18倍,远低于1664点时的估值水平,这意味着只要未来蓝筹股业绩不出现明显下滑,沪深300的估值水平便已接近谷底。
从指数权重构成来看,周期性板块对于指数的带动作用明显,因此后市A股指数会否再创新低很大程度上要看周期股的“脸色”。
有分析指出,经济数据显示投资弱势复苏,CPI与PPI剪刀差收敛,利好周期性行业,而从自上而下的政策基调来看,基建投资链条获益可能性较大;从中观数据来看,水泥、钢铁、煤炭等主要周期行业“量”升“价”稳,业绩初现触底企稳迹象。同时房地产缓慢复苏,若政策不出现大调整,则地产板块有望延续11月份相对较强的走势。在此背景下,周期性板块目前价格总体已经处于真正的底部区域,周期股进一步下跌的空间较为有限。因此,周期性板块很难拖累A股大幅下行。
中小市值品种将迎来趋势性估值回归
目前拖累A股表现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消费股与中小市值品种。对消费股而言,由于其行业存在后周期特征,其行业景气度的下降往往存在滞后性,以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为首的消费股仍面临补跌的风险。不过,考虑到消费股业绩在2013年大概率将继续维持稳定增长,其股价一时的大幅补跌将给中线资金提供一个较好的建仓时机。
对中小市值品种而言,情况则要严峻得多。创业板与中小板股票较高的估值水平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一是业绩高成长的预期;二是小盘股相对稀缺且流通盘较小。对前者而言,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成长神话已经破灭,前三季度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水平为负增长,较沪深300成分股逊色不少。对后者而言,随着A股的不断扩容,中小市值品种将成为A股市场中的主力,其稀缺性将荡然无存;由于未来新股上市主要为中小市值品种,在流动性不再大量增加的情况下,资金将集中于真正的价值股中,这意味着未来绝大多数的中小市值品种可能面临乏人问津的局面,曾经的流动性溢价将转变为流动性折价。
由此可见,对中小市值品种而言,前期持续的下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补跌,更可能是趋势性的估值中枢下移,虽然不排除其下移过程中会在抄底资金的涌入下出现反弹,但整体估值水平的下行趋势难以避免。
短期而言,10月份推迟的创业板解禁潮将在12月迎来最终的释放,而未来创业板隐性和显性扩容的压力将持续存在,这将令创业板以及中小板成为年底之前的高危区。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在趋势未现扭转时机之前,应首要控制仓位,若持股主要集中于低估值周期性蓝筹股,则此时减持意义不大;但若持股过度集中于创业板及中小板股票,不妨借创业板指数超跌反抽之际战略性减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