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在海外债券投资上已经开始密集发力。
继鹏华基金推出香港高收益债券专户、上海信托推出大中华债券QDII集合信托之后,公募基金行业的龙头华夏基金,也将其重新出发的第三只国内产品,瞄准了直接投资海外的债券基金。
三度出海
事实上,银行系的QDII早已踏足海外债券领域,首只海外债券型产品富国全球基金推出也已近两年时间。
但此前两轮皆为间接接触海外债市,其背景是银行主动管理能力的不足,以及基金公司对于海外市场投资经验的缺乏。
其弱点也非常明显,以第二轮出海的FoF基金为例,投资海外基金时也面临申购、赎回费及管理费等“二次收费”。
但两年过去,第三度出海已有明显不同,直接投资于海外债市的产品开始涌现,其避免了原有产品的双重费率,也更直接的承受着海外债市这个30倍于国内债市的大市场的考验。
而相关机构选择的应对方式,则是从投资标的和资源储备等方面做好准备。
目前,鹏华的专户产品瞄准的是香港高收益债券,该类债券的发债主体主要以企业规模较大、基本面健康、管理透明、现金流稳定的内地大型房地产和资源、制造类上市公司为主。
而华夏基金的海外债券QDII则将自己的范围放得更宽,区域与信用产品标的皆无具体限制。但其判断近期内的主要投资机会也在海外企业的信用债中,尤其是中资企业在境外发行的债券。
事实上,近期中资企业境外密集发行债券已引发市场关注,其中尤以内地房企海外发债为甚。据Dealogic统计,中资地产商年内美元债券发行交易达15宗,规模总计60亿美元,去年全年为53亿美元。
而吸引投资者的是这些中资企业海外债券的高收益率,以中资地产股目前已发行的未到期的债券数据来看,其收益率平均水平在12%左右,远高于国内同类债券水平。
比如金地集团今年7月在海外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3年期发行利率9.15%,但其境内发行的类似债券收益率仅6%左右。
高收益率带来了认购的火爆。此前有消息称,中国海外发债集资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传言已超额认购12倍。“今年债券比较火爆,成交也较高,经常有超几倍的认购。”一位QDII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这意味着,国内机构要抢到这些抢手的票种,并不容易。
风险犹存
虽然几年过去,海外债券QDII的新参与者手中的筹码已经不同,但他们仍要面对变幻不定的宏观风险。
首先是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其直接牵扯着海外债券QDII的收益曲线,而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对即将面世的债券QDII而言,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11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达到半年以来的高点,即期汇率也于早盘再创历史新高,并连续第十个交易日触及交易区间的上限。
一位券商经纪人士就对记者指出,按目前各家的产品方案来看,人民币换成美元进场,如果人民币汇率继续走高,无疑对于收益率有着极大的影响。
而对此,基金管理人似乎显得比较淡定。华夏海外收益债券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刘鲁旦就指出,目前其总体的判断是人民币汇率已进入比较均衡的区间,总体波动不会太大。
而这或是多家机构在沉寂两年之后,选择在近期踏足海外债市的原因之一。“这是我们在准备了三年之后,选择此时推出海外债券QDII的原因之一。”刘鲁旦指出。
然而,如何抚平汇率波动的影响,仍是各家海外债券QDII不能回避的核心任务。
事实上,海外债券市场的违约率同样是不可回避的风险。
国内机构未来重点押注的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近期就出现了第一宗技术性违约事件,大成生化近期公布因违反发债条款及财务契约,拟按面值回购规模4.5亿元、于2014年5月到期的点心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