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银行磁卡向芯片卡迁移已是大势所趋,而一直困扰银行的成本难题在今年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张芯片卡成本的下降幅度超过了30%。下半年,不少银行将加快芯片卡的发卡速度。
事实上,在银行金融IC卡的发行量迅速增加的同时,金融IC卡的跨业合作更为引人关注。但从目前形势来看,多数行业的现有格局是制约芯片卡应用推广的最大障碍。
成本骤降
今年下半年,商业银行对金融IC卡的发卡速度突然加快,而其中的原因,除了央行有硬性指标要求的压力,更大的原因是发卡成本的下降。
“一直以来,芯片卡的成本要比磁卡的成本高出很多,还包括了设备的改造。国有大行在芯片卡的推广上都很犹豫,更别说注重利润的股份制银行了。”一家股份制银行高层表示,即使今年芯片卡的成本已下降了不少,但要实现完全的迁移,成本也非常大。
该人士称,磁卡的成本才1元钱一张,一旦芯片卡发卡量大了,银行支付的成本可想而知。
农行零售部总监李庆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年初时,行内曾经就金融IC卡的发卡和设备改造的事计算了一下成本,估计花费要以十亿元来计。”
工商银行个人金融总监李卫平表示,工行在金融IC卡的发行上走在了国有大行的前面,但工行也付出了高额的代价。
事实上,在银行业内,金融IC卡的推行是央行今年的一项重要金融业务,并明确了对工、农、中、建、交以及招行等各主要商业银行先行推行金融IC卡,并且还要求在今年的新增发卡量中,金融IC卡的占比需达到15%。
“到年底,央行将对这一占比验收。”央行金融IC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此前曾表示。
据工商银行个人金融总监李卫平介绍,去年一张IC卡的发行成本是15元~20元,而如今的成本已经跌破了两位数,不到10元钱。
按照李卫平的说法,半年多的时间,金融IC卡的成本已下降了超过30%。而李庆萍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数以十亿元计的成本是年初计算的。在金融IC卡的成本下降之后,银行具体承担的成本需要重新计算。
李庆萍表示,农行目前金融IC卡的累计发卡量已经达到800万张,今年年底肯定会突破1000张万张,争取达到央行1400万张的指标。“农行将在下半年继续努力,加大金融IC卡的推广力度。”
据记者了解,工行的IC卡发行最早,截至今年6月,工行共发行了3500万张金融IC卡;建行的发卡是从去年8月开始的,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建行总共发行1273万张金融IC卡,其中借记卡1241万张,贷记卡32万张。
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除国有大行之外,不少股份制银行也已经行动起来了,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在北京、深圳等地区的金融IC卡发行力度在不断加强。
另外,李晓枫也曾表示,央行刚刚完成PBOC3.0标准编制修订工作。其中,删除了磁条芯片卡,这意味着同时有芯片和磁条两种介质的金融IC卡将逐渐消失,单芯卡将成为主流。而此项新标准,可能打乱银行既定的信用卡业务策略。
圈存问题值得重视
由于金融IC卡的容量大,优势明显,它的功能并不局限于磁卡对应的银行金融功能。随着银行金融IC卡的发行量迅速攀升,其应用也受到广泛关注。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华南地区的人行非常重视金融IC卡推广工作,一些城市的分支机构甚至成立了以分管行领导为组长的全市金融IC卡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来部署相关工作计划。
该人士表示,有的分支机构也召集各商业银行、银联、非金融支付机构金融IC卡技术和业务方面的专家型人才,成立金融IC卡研究小组,负责金融IC卡推广应用政策建议、方案规划的研究和起草工作,改变了以往依靠下达政策文件的做法。
对于金融IC卡“起步”的应用范围,央行目前已在少数几个领域试水。据当地权威部门人士透露,监管层的策略是,引导各家商业银行从企业园区、快餐、停车场等空白领域着手,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发掘,探讨银行业联手进行行业应用突破的模式。目前,深圳辖区金融IC卡已在公共交通、医疗健康、零售行业、企业管理多个领域展开行业合作尝试。
有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部分行业的现有格局制约了金融IC卡推广。以深圳为例,因深圳辖内一些具有行业合作优势的企业自身已成规模,如深圳通公司在掌控了公交、地铁领域后,还继续向超市、便利店等小额支付行业扩张,银行在与其竞争时缺乏话语权。
该人士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从各地征集好的合作经验进行推广,并仿照社保卡等模式,从部委层面向下推广。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深圳市新增金融IC卡超过33万张,发卡总量超过96万张,环比处于增长的趋势。另外,在基本设备方面,全市的POS终端已有超过99%的完成了改造,有超过3万台POS终端可受理非接触式交易。完成改造的ATM机则有7000多台,剩下的4000多台将在年内全部完成改造。
此外,上述人士还对金融IC卡的圈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据了解,绝大多数发卡行未开通跨行圈存业务,针对电子现金圈存难题,他建议相关部门要引导银联、各商业银行总行进一步完善圈存的业务规则和定价体系,扩大圈存网络,不断完善圈存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