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贝果头”:与脑残无关
2012-10-15   作者:  来源:心灵咖啡网
 
【字号

    “贝果头”在日本青年中流行,极度雷人的“面包圈”造型,让网友群起吐槽。如此自虐地凹造型,实在让人看不懂,头上长包有什么心理快感?雷人搞怪,真的是脑残吗?心理学来解释自虐式整容:和脑残无关,一切都是心理需求!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禁忌异域》节目近日报道了日本青少年人群中一种非常怪异的潮流——“贝果头”(bagel head)。这种整容法是通过注射盐水的方法在自己额头整出奇形怪状的“肿块”,然后用手指在“肿块”正中按出一个凹,因形状类似“贝果面包”而得名。
    咋一看就如同好莱坞大片中的外星人,这种搞怪的“自我整容”在日本青少年中比较流行,他们被称为“贝果头”族。随着注射盐水的量和方法、及身体部位的不同,隆起的“贝果头”的样子也不尽相同。一些青少年喜欢在眼睛上方做两个拳头大小的圆形“贝果”,也有一些男孩喜欢让自己整个额头都隆起来。据说这种身体变形可以持续24小时。
    极度雷人的各种造型,让网友们群起吐槽:“这个货真价实是脑子进水了”,“好重口味啊!”,“好像被一只超大的蚊子叮的大包,恶心…”,“这是在模仿包大人吗?再去把脸晒黑点吧。”……如此自虐地凹造型,实在让人看不懂,头上长包有什么心理快感吗?雷人搞怪,真的是脑残吗?
   
    搞怪:新鲜夸张有人爱

    在大部分人困惑“贝果头”走红的原因时,日本青少年们却爱上了它。“搞怪”、“雷人”的出现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一方面这是比较极端的宣泄途径;另一方面,对某些人来说,另类的东西大行其道,甚至把自毁型的人体整容搞成流行,这本身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有些人喜欢这样的挑战,因为以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东西,这代表了新奇,一段时间内成了很炫的时髦。
    从心理层面来看,“雷人”的主角们大多是为了想出名、搏出位。因为先天不足,后天又缺乏出色才能弥补,只有通过不一样的“高招”,才有可能快速吸引大家的眼球。

    宣泄:疯狂表达示反抗

    之所以“贝果头”会出现并得到热捧,和日本青年太多的焦虑和压力有关。宣泄是较为正面的影响,与之相对的是负面影响:使人自我怀疑,出现无价值感、消极绝望的情绪。通常对这样的造型比较敏感的人,往往是压力较大的人群,或者本来就是易感素质较高的人。而有一些青少年为了标新立异,把“贝果头”奉为神明,通过“出位”来展示自己是青少年时期的特点。
    对一些生活平常又渴望另类追求的人来说,这不啻为一种表达或发泄的渠道。事实上,对他们来说,即使不出现“贝果头”,也会有其他事物可以成为他们宣泄的渠道。
    而“贝果头”的造型效果就像日本动漫一样,其夸张的戏剧、暴力效果符合了日本人的动漫情结,又与日本越来越暴力和重口味的变态偏好相吻合。这种人体整形,就像一种“变身”,这个有趣的结合体还带着某种反抗精神的元素。

    自虐:自毁有快感

    “贝果头”整容的整个过程看上去令人不舒服。但尝试者表示,尽管针头插入额头时略感紧张,注射生理盐水初期会有些轻微的刺痛感,并感觉有东西自头部缓缓向下流动,但整个过程“让人放松,同时又有一种激动的感觉”,且“贝果头”完成后所带来的喜悦难以言喻。三位年轻尝鲜者都对自己的“贝果头”造型很满意,约翰觉得自己很“可口”,马琳则觉得很“可爱”。
    每个人都存在着创造毁灭欲,这种发展的需求受阻的结果就是另类改变——通过毁灭来实现精神能量的释放。心理学家认为:世界上大概有一半人具有自虐狂倾向。一些人会从痛苦中感到放松、刺激或兴奋。因为焦虑、紧张、不安、痛苦等得不到化解时,自残成为一种压力转移的、不良发泄方式。他们会习惯性地自虐,习惯于增加自身肉体的痛苦来减轻精神的痛苦。
    自虐者尽管在心理上处于弱势,但他们的行为具有潜在的攻击性。人在蒙受压力和挫折时,内心产生强烈的能源去歼灭苦楚、解除障碍。自虐者不能从主动的角度去探求解决步骤,而是通过自我破坏性的行为“威逼、强迫”别人来关注自己,以达到间接依赖别人的目的。
    童年时代过度缺爱、得不到关注就会导致成年之后有自虐倾向,以此来换取注意和关爱。有的人在社会上经受了痛苦,心理上产生了极强的攻击倾向,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把怨气发向外部,就只能通过折磨自己来发泄。
    相对于精神的自虐,身体自虐更要明显一些,比如那些酗酒和嗜烟的人,都有一定的自虐倾向,在折磨自己的身体中,得到一些心灵的释放。另外,自虐也可能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心理情结,一些原始土着人身上满是文身、穿孔,就是通过伤害自己的身体来表明自己是勇敢的,具有忍耐精神的。

    自恋:强烈自我存在感

    据悉“贝果头”造型,最初由艺术家前田亮一从加拿大多伦多引进日本。他自称1999年在多伦多参加极限人体变形大会时,认识了这种盐水注射膨胀术的“先驱”杰罗姆。他2007年开始在日本组建了一个团队,专门为追求古怪风格的年轻人注射并设计“贝果头”。除了额头,这种诡异的整形术还可以注射在身体任何部位。这种极端的身体整形术虽然诞生了一段时间,却在近来变得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在日本东京等城市的一些俱乐部里。据称,虽然效果较短暂,但一些疯狂的年轻人会顶着“贝果头”去蒲吧或参加派对,“享受当一晚的怪胎”。
    艺术家往往“曲高和寡”,他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交流的对象,只能与自己交流。他们经常沉浸在自我想象中,自我欣赏,通过身体和心理的感受来产生灵感。久而久之,艺术型人才就渐渐变得不喜欢与外界交流,只喜欢在完全的自我封闭中去创作。
    与自己的交流首先要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自虐能够使身心产生强烈的感觉,从而感觉到自我的存在。艺术家的心理上通常存在两个自我,一个是生活中的自我,一个是创作的自我。让两个自我充分交流,能使艺术家产生灵感。因此从根本上来讲,艺术家的自虐是极度自恋的表现。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日本青年眼中的当下中国 2011-05-27
· 一位日本青年所看到的中国 2011-05-11
· [随笔]日本青年考公务员也讲“随行就市” 2008-01-03
· 满20岁的日本青年以各种形式欢庆"成人节" 2007-01-1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