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各自布局境外拓展路线图
2012-10-12   作者:辛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今年9月中旬,关于建设银行计划斥资千亿元收购欧洲银行的传闻,使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赛跑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建行的收购传闻体现了国际市场对中资银行国际化的高度关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这些年来,中资银行各有各的“走出去”想法,也正各自布局国际化道路。  
  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竞跑一直进行,主要体现为两种模式,一是设立海外分支机构,二是并购外国公司。前者手续比较简单,但需要一定时间融入当地市场;后者较容易进入对方市场,但是审批手续复杂,且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整合。  
  四大行的国际化竞争策略各有特点,中行主要依靠增设海外分支机构的方式,实现有机增长;工行以海外资本并购为主,增设海外分支机构为辅;农行仍比较注重国内市场,国际化刚刚起步。至于建行,标准普尔金融机构评级服务董事廖强指出,其国际化步伐相对工行和中行则显得较为保守和谨慎,海外分支机构的拓展速度较温和,目前仍以深耕香港市场为主。  
  虽然从政策和盈利角度出发,中资银行“走出去”无可厚非,但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曾怡景在该公司今年7月底发布的中资银行评级报告中称,过去三年内中资银行海外资产扩张幅度约176%,虽然地理布局多元化可能带来益处,但快速的海外扩张也会考验中资银行的运营和风险管理能力。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中资银行在“走出去”后将面对一系列新问题,比如如何适应海外客户的风格、如何防止国外员工流失、如何遵守异地监管规则、如何规避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等,相信会逐渐引起中资银行管理层的注意。
  中国银行境外商业银行业务资产总额4907.6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19.78%,占集团资产总额比重22.43%,比上年末上升1.5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5.98亿美元,同比增长22.66%,在集团利润总额中的占比为16.87%,比上年末上升1.64个百分点。期内,新加坡财富管理中心和银行卡中心成立,目前共设立境外分支机构599家。
  廖强指出,与国有银行相比,股份制银行在国际化的尝试上处于劣势,盲目走出去并不现实。首先是因为股份行对国际大型企业的服务空间小;其次是股份行的资本利用率比国有行高,可用于海外收购的“闲钱”不多,如果收购对象是盈利波动性较大的小型金融机构,很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资银行新一轮海外圈地序幕开启 2012-09-18
· 中资银行H股在港遭抛售国际投行下调评级 2012-09-07
· 中资银行ATM跨行取款也有免费餐 2012-07-30
· 中资银行加速国际化进程 2012-07-24
· 新加坡将向中资银行发放特许全面银行业务牌照 2012-07-0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