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证综指最低跌至2005点,创下近2年低位。不过,在市场一片风声鹤唳中,打新股产品却悄然重现。
本月初,光大银行就发行了一款“阳光新股通”的打新股理财产品,这是打新股产品自2009年消失后的再度出现。虽然发行并不顺利,10亿元规模的上限截至9月17日还没有完成,但是光大银行还是坚持将募集期由9月17日延长至9月24日。
而就在光大银行发行打新股理财产品的9月3日,工商银行公告称将微调一款已经完成募集的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新增证券公司集合或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等多项标的。
“今年初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确让不少投资者看到了其中的投资机会。光大银行的介入,可能是对未来预期看好,虽然所发行的打新股产品的风险较大,但表现出了一种对打新股理财市场的试探。”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文国庆认为。
“目前市场还处于下跌趋势中,此时以打新股为标的的银行理财很可能面临非常低的收益,但亏损的概率并不大。”文国庆说。
两家银行推打新股产品
这款名为“阳光新股通”的打新股理财产品,发行首日就在市场上引起关注。
据发行公告称,该产品主投新股申购(包括首发和增发)和新券申购(包括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等),将通过证券公司专注网下打新通道,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丰厚的“新股制度红利”。而这一新股制度即是今年4月底由证监会发行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这次的新股制度,取消了网下配售股份3个月的锁定期,使得网下打新通道更加通畅。同时证监会提高了网下配售股份的比例,规定向网下投资者配售股份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与转让股份的50%。这些制度的利好明显被光大银行所看重,并提出“新股体制红利”的目标。
无独有偶,工商银行也在9月3日当天公开对型号为830006的增强型新股申购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做出调整,新增证券公司集合或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等多项标的。
据工商银行内部人士称,投资策略调整后,该产品会从300亿元的总资金规模中至少分出30亿资金投放于打新股市场。如果打新股收益不好,产品设计中的信托,基金依然可以平衡打新股收益。“但我们短期并没有打算推出专门打新股的理财产品。”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发现其他商业银行近期并没有发行打新股的产品的打算。相比之下,光大银行的动作显得有点“冒进”。
实为集团下属券商运作
据光大银行内部人士透露,今年以来光大证券一直有做打新股的产品,收益净值曾高达1.19,折合年化收益率近20%。此次光大银行发行的打新股产品,只是借助光大银行优质的客户资源,具体的运作还是由光大证券全权负责。
光大银行又是如何操作打新呢?光大银行对客户并不披露操作细节,包括仓位情况,抛售时机等。据内部人士介绍说,光大证券类似于投资者联合成立的申购基金,向证券交易所提出申购委托,再参与摇号抽签,中签部分申购成功,未中签部分资金解冻至保管银行。之后,光大证券基于市场预期对新股进行灵活的长短期抛售,所得收益平均之后,每月15日向需要赎回的投资者兑付收益。
其实,打新股产品通过证券通道投资IPO市场,是目前“涉股”银行理财产品曲线入市的两大途径之一,而另外一个途径则是通过信托或券商间接入市的组合投资类产品。
趋势向下打新股收益存疑
其实,兴业银行是最早发行打新股的理财产品的商业银行。在2006年5月国内A股市场重启新股发行的四个月后,兴业银行济南分行就推出首只“打新股”理财产品。此后,多家商业银行纷纷效仿推出打新股产品。据普益财富统计显示,仅2007年各银行共发行打新股理财产品236款。
“2008年,股票市场破发现象逐渐增多,甚至出现一些新股首日破发的现象,线上线下收益分化,部分打新股理财产品出现负收益,银行发行的打新股产品越来越少,到了2009年下半年就自然消失了。”文国庆解释。
今年上半年的情况与2008年也有几分相似,文国庆说,“上半年新股破发现象严重,尤其新发的大盘股更是出现了破发50%的现象。接下来股市持续寻底的可能性很大。”打新股依旧可能亏损。
尽管如此,光大银行总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张旭阳对于这只打新股产品还是寄予厚望,“目前市面上打新股的银行理财产品十分稀缺,而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使得投资者得到了更强的保护,这款打新股的理财产品便应运而生,填补了市场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