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上海裁缝 海派旗袍活字典
2012-09-24   作者:邱妍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

    95岁的褚宏生持一把老式剪刀,在平整的布料上游走滑行。他眼力惊人,甚至不用戴眼镜,就可以精准目测出来者的尺寸。他被后辈称为“海派旗袍活字典”、“最后的上海裁缝”,一辈子密密缝缝了不下五千件的旗袍。
    褚宏生生于1918年。在苏州长到13岁,他随家人到上海读书,父母给他选了个不会日晒雨淋的行当——裁缝。邻居见他顽皮好动,说他耐不得枯燥,早晚要跑回老家。他听了不服,硬是从“小裁缝”做到了“老裁缝”。
    “老裁缝”褚宏生喜欢把自己打理得大方体面。几十年来,头发一直向后梳平整,衣服总是烫得熨帖整齐。即使在家不见客,他也会系好身上衬衣的袖扣。
    这大概是职业习性,80年来,他扮靓了三个世代的女人,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胡蝶、韩菁菁、宋美龄到董洁、刘雪华、孟庭苇,以及松井菜穗子、今井美树等国外艺人。“他的旗袍像皮肤一样。”孟庭苇对《第一财经日报》回忆。

    十里洋场的花样年华

    上世纪30时代初在朱顺兴裁缝店做学徒时,褚宏生每天早上七点就到店里了。师父教他叠起三层布,用不带线的针穿布,练针法。男孩做针线,起初不得章法,常常被扎出血。手持剪刀,也往往把握不准方向。
    就这样,给师父打工学徒的日子持续了六年,19岁,他做起了女装,恰逢30年代的旗袍盛世。据褚宏生回忆,当时江浙沪一带的服装主要分成两个派别:宁波帮和苏帮。宁波帮以做西式服装见长,苏帮则以制旗袍闻名,上海的旗袍即属于苏帮。马路两旁处处可见裁缝店,生意络绎不绝,他一天经手制作的旗袍就有20多件。
    “上世纪20年代,十个女人里有四个穿旗袍,30年代就几乎全穿旗袍了。从15岁开始,不管太太小姐、交际花,还是舞台明星都穿旗袍。和江浙相比,上海人眼界广、品位高,穿的旗袍也格外考究。”褚宏生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
    旧时人们平时都穿旗袍,因此以舒适为主。领子高度一般低于三公分,式样上大开襟比较流行。普通人穿的旗袍多为低开衩,明星较为讲究,为显身材,开衩稍高,交际花则喜欢更加暴露的高开衩。从面料上来看,棉布和缎子是最为传统的,随处可见。丝绸较贵,都是明星穿得多。
    主演过《歌女红牡丹》、《姊妹花》等影片,在上世纪30年代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胡蝶是褚宏生早年的顾客。当他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学徒时,就跟着师父一起去胡蝶家为其量身做旗袍。他回忆第一次走进胡蝶家的洋房,看到身材娇小的胡蝶,“样貌很标致,声音细细的,很亲切随和,没有电影明星的架子。她有很多料子,都是别人送的,她就找很多裁缝给她做旗袍。”
    老上海百乐门的“一代歌后”与“大众情人”,后来成为梁实秋妻子的韩菁菁也是褚宏生的老主顾。韩菁菁在四川北路的老房子,和褚宏生当年住的地方很近。在别人的介绍下,褚宏生开始给她做旗袍。“她的旗袍丝绸面料比较多。大多是生活化的旗袍,基本都是长款,用在平时穿。她的旗袍全由我做,从来不会要求改。她没一点架子,待我就像自己人,还会邀请我去她家吃饭。”

    时尚“旗袍”

    褚宏生做旗袍的年代是旗袍样式新旧更替的时代,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元素都已经慢慢沉淀下来,而中西裁剪开始结合。
    在他眼中,上海的旗袍无论从版型款式,还是花样做工上讲,都是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1949年,他被老板派到香港的店面做旗袍。他看到的香港旗袍远不如上海,“做工比较粗糙,不讲究,花样款式马马虎虎。1949年开始,香港的旗袍才逐渐变好,都是因为去了很多上海的老师傅。”
    旗袍发展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入衰落期,穿旗袍的人陡然减少,仿佛华美的衣裳会与凋敝的时代格格不入,裁缝店的生意大部分都是将旗袍剪短改做上衣。“一个月也做不了几件,数量比以前减了一大半。做旗袍主要是给国家政要或者出国演出的人用。”
    旗袍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走过寒冬的,复兴后式样上也有很大变化,花纽多了起来。褚宏生也开始琢磨改良旗袍。在徒弟眼中,褚宏生心很年轻,从不守旧,“他在门市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把人家的话记在心上,外国人带来的图纸都会看,电视、报纸、时尚杂志他也看,还和我们讨论现代旗袍应该怎样做。他一直说自己做的旗袍有欠缺,要改进。”徒弟说。
    旧时褚宏生给名媛做旗袍,最注重的就是舒适度。即使是胡蝶、韩菁菁这样的明星也没有提出过很多要求,顶多只是领子做成七公分,令脖颈显得挺拔好看,开衩稍高显出腿的修长。
    上世纪90年代起,露肩、露背、鱼尾等现代设计运用其中,风格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哪有小姐穿旗袍挤公交车的,做的下摆就可以小一些,显身材。现代人做旗袍实际也不会经常穿,因此对旗袍格外重视,自然要求也多一点。就应该格外注重旗袍的神气韵致。” 褚宏生也开始与时俱进。
    比起传统旗袍,他更喜欢改良款。“老旗袍太古板了,改良后的穿着舒服,而且时尚好看。大露背这些现代风格我都能接受,但是很少做,因为这种风格对身材要求很高,身材标致高挑的人穿着才好看。”
    现在,褚宏生一辈子十几个徒弟,最大的徒弟都退休了,而他自己还没有停下来。电影《花样年华》上映不久,他抢在徒弟前去买了光碟。他夸这部电影中的旗袍样式好看,有味道,唯一的不足就是开衩太高,只适合舞台,不能在生活中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虚拟裁缝”助你“量体购衣” 2011-12-02
· 周莹莹:做“第三个裁缝” 2010-09-13
· [随笔]“三个裁缝”的启示 2008-07-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