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博物馆应避免"重收藏轻博览"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
|
2012-08-31 作者:记者 许晓青/上海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字号
大
中
小】 |
随着收藏热在我国各地再度兴起,民办博物馆正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近日在上海表示,民办博物馆建设应避免“重收藏、轻博览”的误区。 28日,国家文物局在上海举行“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试点总结暨经验推广会”。宋新潮在会上介绍,我国目前有3400多座博物馆,并以每年约100座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目前统计在册的民办博物馆达456家,占总量的13%。 他说,民办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下也有部分热心人士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一是把私人陈列室误当成民办博物馆,“以为数十件展品摆放在社区住家内就是一座博物馆”;二是误以为民办博物馆是收藏拍卖市场的“中转站”,“今天宣布办一座博物馆,过几天市场风吹草动,又把展品卖了”。 宋新潮说,作为一项国际公约,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明确规定,“博物馆”具有永久性、开放性、公益性,因此那些隐藏在私密场所偶尔对外开放的陈列室,或是以赢利、增值等为目的的收藏展览或陈列,都不能与真正的民办博物馆画等号。 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我国公共博物馆已逐步实施免费开放,民办博物馆虽未纳入免费行列,但要维持公益性的长期对外开放,其运营管理也始终是一大难题。自2011年起,国家文物局在山西、上海、四川三地开展了“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试点工作,在藏品管理、展示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国家文物局和部分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向民办博物馆提供了部分资金支持。 目前,《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管理试行办法》《民办博物馆章程示范文本》两项征求意见稿正在全国文博系统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宋新潮说,下阶段国家文物局将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办博物馆帮扶办法,建立国有博物馆与民办博物馆共同繁荣的长效机制,优先帮扶具有门类特点、行业个性、地域文化代表性的民办博物馆,以及致力于抢救濒危文化遗产、填补某领域文化空白的民办博物馆。他认为,从长远看,在文博领域应逐步建立起国有和民办一视同仁的博物馆管理制度,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博物馆交流合作、取长补短。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