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理财市场上演贴身搏杀 各自圈地能否共赢
2012-08-23   作者:邹靓 丁宁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2012年,有着数万亿存量的短期理财市场,吸引了包括基金、银行在内的多方机构逐鹿。年内,作为基金的创新产品——短期理财基金首募总额已超千亿,基金正在该领域进行全力突击,各机构的竞争正日趋白热化。而原来主导超短期理财市场的擂主商业银行,因监管层叫停已退出产品新发市场,新发银行理财最短期限均在30天以上。
  此外,“基金化”的信托产品也在进行探索发行。目前短期理财市场的“期限全覆盖”与“错位新发”特征异常鲜明,银行、基金、信托“三足鼎立”理财市场的格局正日渐清晰,未来各机构之间的博弈也许会变得更加激烈,一场关于理财的贴身肉搏战或已开打。
  而这——只是开始。

  新政成导火索

  银监会的一项新政成为2012年短期理财产品市场爆发肉搏战的“导火索”。
  2011年9月30日,银监会紧急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91号文),强调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并称将重点加强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合规管理。
  2011年11月,尚福林在2011年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议上讲话时,明确要求“银行原则上不允许发行1个月以下期限理财产品”。
  一前一后的两道政策金牌,扼住了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欲望。
  此项新政背后,则是2011年银行短期理财产品风生水起的旺景。
  在2011年上半年银行资金吃紧之时,超短期理财产品作为银行做大存款规模应付存贷比时点考核的“杀手锏”,一度充斥市场。在当年16.9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中,超短期产品战局相当玻璃。
  2011年9月末,部分银行发行的国庆超短期理财产品,在不断攀比之下,预期收益率从之前的3%一度冲上5%,就此触动了监管部门的敏感神经。
  上海银监局人士表示,银行发行短期或超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存在变相高息揽储,变相调节存贷比等监管指标,进行监管套利的嫌疑,这是监管层对超短期产品严密监管的原因。

  理财基金登场

  市场的空间一旦留出,就会迅速引来资本大鳄的追逐。
  最先嗅到“商机”的是,资产管理能力强大的基金管理公司。2012年二季度初,华安和汇添富基金率先推出30日期限的短期理财基金抢占市场。两只基金首发规模合计突破400元。
  短短3个月后,短期理财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截至目前,共有17只短期理财基金成立(A/B分开算),首募总额969.47亿,加上400亿规模、未正式公告成立的工银7天理财债基,年内目前短期理财基金首募总额已高达1369.47亿,
  而2012年内新基金首募总额达2687.41亿,短期理财基金1369亿的规模占据了“半壁江山”。所有新成立基金的平均首募规模为14.73亿,而短期理财基金平均单只规模就高达57.03亿。
  “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叫停以后,基金公司着手填补相关需求空白,短期理财基金应运而生。”分析人士表示。
  “从首募情况来看,在总体发行火热的背景下,不同产品的规模分化也较大,这与基金公司的股东背景和渠道亲疏程度有较大关系。”
  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目前申报的同类型基金产品已达30只。“基金在短期理财领域的竞争态势逐渐白热化,显示出整个行业对于该市场的看好。”沪上某基金分析师表示:“股市行情持续震荡,权益类基金产品财富效应难以显现,基金公司面临寻找规模和业绩的突破口,而短期理财市场无疑为仍在寻找方向的基金业提供了突围的想象空间。”

  客户定位之困

  此外,短期理财市场的竞争还涉及机构的定位问题。吸引怎样的客户、又主打怎样的市场,是一个更长远的考验。
  银行历来给投资者的印象就是“稳健型”的机构,甚至被贴上了“较低风险”、“保守型”的标签,在定位上也一直延续了这样的品牌形象,这与投资资本市场“快进快出”的形象截然相反。
  “风格已经奠定了客户选择、产品选择的基础。”一国有银行个金部负责人这样说,“很多年纪稍大的银行客户甚至偏爱存定期存款,连理财产品都不是很接受,可见银行与基金、信托的客户本身的风险偏好就存在差异”。
  银行理财产品与其他机构产品不同的是,很多都有3-7天的认购期,时间会比较长,如果起息日不能匹配客户的资金到位时间,那么认购期只能计算活期存款利率,摊薄下来的话,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就更低。
  “所以我们更推荐客户购买相对时间长的理财产品。”平安银行一资深理财经理表示。“当然,从分散风险、强化流动性管理的角度来说,银行会维护全周期的产品线,滚动型或系列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比较适合现金进出频繁且量比较大的客户,多数是做生意的,或是年轻的炒股的人群。”
  银行理财市场经过多年的积累,产品已经非常丰富,但也非常同质化。监管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要求也是以“稳健”为基础,因此在投资范围上比基金、信托等机构有更多限制。“现在已经不是单纯依靠产品收益率来吸引客户的时候,在银行扎堆的环境中,客户的选择取决于消费习惯、对品牌的信任度、对服务的认可度。银行的新客户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口碑相传的介绍,或是客户主动咨询后的关系维护。”

  竞争关系微妙

  杀入短期理财市场,各路机构的产品之间固然是肉搏战,但又并非没有合作的可能。
  “目前,银行是证券、基金、信托等机构的最大代销渠道,照理说如果客户选择了银行以外的机构购买产品,银行就流失了潜在的资产规模,但是,对银行来说这样的客户依然是银行的"价值客户"。”上述平安银行的理财经理异常的坦然。
  尤其对于高端人士来说,他们对资产配置的要求更高,且不希望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银行如以理财超市的概念应对,只要客户来银行一次,就能买到基金、信托、理财产品各种他所需要的产品。这对提升客户忠诚度、客户满意度,建立品牌是很关键的。
  2012年,不仅基金加入了短期理财产品供应商的行列,信托机构更是早基金一步开始探索基金化信托产品的发行。
  “监管部门一直鼓励信托公司发展中长期的"基金化"信托产品,明确支持信托资金的基金化运作。”普益财富信托首席研究员范杰表示。2011年以来,“基金化”信托产品成立数量迅速增长,华宝信托、华融信托、平安信托、中信信托等信托公司都已相继推出该类产品。
  “如果说客户的需求是催生信托产品基金化的原动力,那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信托公司为了谋求长远发展而致力于信托产品模式升级、产品品牌建设,则是成就信托产品基金化趋势的催化剂”,华宝信托产品创新和研发中心负责人卢晓亮如是说。对银行如此,对基金如此,对信托乃至券商也是如此,因为,中国的理财市场足够大。
  而对于客户而言,银行给予的信任感、网点和销售服务的方便程度都暂时不是基金和券商能够冲击的。另外,超短期理财产品本身的风险和监管政策决定了机构之间生存状态的变化,也已经有了。银行和其他机构之间的“合纵连横”仍然将继续演义下去。
  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基金和券商目前已经开始斩获令人侧目的了短期理财产品规模,但对于存量数万亿的理财产品大市场而言,这仍然只是很小的比例。未来的变数仍然很大。
  短期理财市场的这场搏杀只是开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人民币理财品预期收益率继续降低 2012-08-23
· 评《优雅小主妇的理财生活》 2012-08-23
· 首募总额超千亿 短期理财基金热 2012-08-22
· 银行续发超短期理财品 客户热捧 2012-08-21
· 8月银行理财品收益率进一步下滑 2012-08-2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