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再放利好信号 A股后市如何演绎
2012-08-23   作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哪种工具都不排除”——周小川一语被解读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逆回购近期已成为央行常态化的调控工具,而市场一直盼望的“降准”和“降息”迟迟没有落地。市场人士由此猜测,逆回购的频繁使用,是否可能会降低准备金率和利率工具的使用频率?
  央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在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十年庆”间歇回应称:“哪种工具都不排除。”市场人士将此解读为,央行仍然可能在适当时候采取降息和降准。
  央行21日在公开市场进行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40%;同时进行的7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60%。单日 2200亿元的逆回购规模,创下了单日逆回购规模的历史新高。由于逆回购可以精准地控制货币增减,因此,从今年6月开始,它已经成为央行调控流动性的新宠。
  逆回购操作简便但调控效果却十分明显。仅21日,对冲资金到期后,净投放的资金达到了1700亿元,效果与下调0.2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相当。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替代存准率的功能,也使得市场对于迟迟未落地的“降准”预期再度延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形象地比喻:“以前没有将逆回购常态化的时候,采用降息这种方式很难把水流调节到合适,要么多了,要么少了。
  而现在逆回购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这个水流。”他认为,无论央行降不降准备金率,由于逆回购的存在,在政策基调不变的情况下,整体流动性都是比较宽裕的。因此降不降准备金率不重要。
  但也有分析师认为,如果逆回购未来的脚步放缓,新一轮的降准预期就可能会触发。
  而利率工具的使用由于会放大宏观效应,特别是在楼市呈现回暖,各地投资重现热火朝天景象的情况下,如果降息放水,容易向市场传递出偏向宽松货币环境的信号。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年内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大。
  鲁政委也坦言,考虑到货币政策滞后性,年内如果继续降息会给明年的调控带来困扰。所以眼下不应该对贷款利率过于急躁,要多观察。

  券商资管大松绑 多项业务限制拟取消 

    22日晚,证监会公布《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试行办法》)及部分配套实施细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试行办法》取消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行政审批并改为备案管理,同时对业务规范要求等进行了适当调整,并进一步充实了监管要求。
  同时,证监会还公布了《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下称《集合细则》)和《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定向细则》),对相关配套细则进行了相应修改。

  放松业务管制

  为适应行政审批改革的需要,《试行办法》取消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行政审批并改为备案管理。证监会并将配套制定《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备案管理指引》,厘清集合计划备案管理相关要求。
  《试行办法》拟取消和放宽对券商资管业务的多项限制。
  一是取消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和定向资产管理双10%的限制,豁免指数化集合计划的双10%及3%关联交易投资限制,明确被动超标调整机制。
  双10%限制是指,证券公司将其所管理的客户资产投资于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发行总量的双10%;一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计划资产净值的10%。
  二是明确证券公司应当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设定为均等份额,并可以根据风险收益特征划分为不同种类。
  三是适当允许集合计划份额在投资者之间有条件转让。
  四是适度放宽了券商自有资金参与或退出集合计划的规定。
  五是取消了集合计划资产中的证券不得用于回购的限制。六是调整了“关联证券”的范围,明确资产托管机构及其关联方发行的证券,不属于关联证券。
  在监管要求方面,《试行办法》提高了资产管理业务透明度,充实了集合计划估值的监管要求及对投资主办人的监管,还适度放开了证券公司因涉嫌违法违规遭受调查时暂不予受理其资管计划设立申请的有关规定。

  放宽多项运作细节

  证监会还对《集合细则》与《定向细则》进行了修改,放宽了关于集合计划与定向计划的多项运作细节。
  两项细则明确放宽了券商资管的投资范围和资产运用方式。主要面向中小客户的一般集合计划投资范围增加中期票据、保证收益及保本浮动收益的商业银行理财计划;对于面向高端客户的限额特定资管计划,允许其投资商品期货、利率远期、互换,以及证券公司专项资管计划、银行理财计划、信托计划等金融产品。
  对于定向资产管理,则允许由客户和券商自愿协商,合同约定投资范围,并允许券商资管参与融资融券交易,允许将资产管理持有的证券作为融券标的证券出借给证券金融公司。
  同时,《集合细则》明确了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的有关监管安排,将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的成立条件由1亿元调整为3000万元,取消了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双10%投资比例限制,并适当扩大了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范围。
  两项相关细则还调整了券商自有资金参与集合计划的比例,删除了有关强制清盘的规定,并放开了同一客户只能委托一家证券公司进行定向资产管理的限制。

  周小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员工持股

  “现在有关部门正在征求关于职工持股计划的意见,主要是上市公司的持股计划”,“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确实有这个需要。”这是央行行长周小川昨天在出席“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十年庆”时的表态。
  周小川指出,员工持股反映了职工在企业中权益和参与管理作用,是重要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强调中国公有制要有多种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也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来适合当前的形势。”周小川说,“这方面党和国家都出台很多政策新的提法,一是提出过收入分配里有财产性收入,二是提出过生产要素按照贡献获得分配,这些理念都给员工持股的题目奠定了一个基础。”
  周小川指出,员工持股的提法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曾出现,后来因为执行过程中出现舞弊,遭遇了挫折,然而现在重提这一想法面临的情形已经发生了以下变化:第一,当时程序透明度不高,出现过很多高管名字也夹杂在职工名字中的情况。但未来如果用互联网公布以后,这样的舞弊就比较困难。第二,当时缺乏中介机构的介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应该提供长期的服务,才能杜绝内部照顾的情况。第三,当时股票发行价过高产生的巨大诱惑,引发了人们钻空子的行为。但从现在来看,尽管发行价格非常高的局面还完全没有解决,但总体情况已经改观。
  对于上市公司员工持股的具体资本方式,周小川指出,一是可以用职工的工资和奖金来购买股票,推行职工制计划,对于其中涉及到是否需要委托机构或其他金融中介来体现,仍需具体研究。其次是通过股票期权,但这种办法如果会计上处理不当也会提供舞弊机会。“一般来说,当期给高管或者职工股权激励,需要有一定的年限才能执行,也就是说当年企业是不出钱的。”周小川说。
  但周小川也指出,现在如果能够做到股权激励费用在当年计入费用,是否会缓解我们对股票期权激励副作用的担忧?另外,市场可能也担心员工持股计划可能会引起价格操纵,其实员工持股是非常分散的,想集中起来操纵价格的可能性非常小,当然也需要对此加以防范。  

  A股是否需要“救市”

  A股“救市”话题分成正反两方,正方认为:A股并不是一个有效市场,经常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此时政府的“有形之手”就显得尤为重要。反方则认为:目前A股低迷主要是受到经济下滑以及股市体制等因素所困扰,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任何“救市”措施都没有用。
  如果仅从理论角度分析,反方的理由反而验证了正方理论是正确的,因为曾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源头的美股道指正在逼近4年来新高,而且此新高点位距离历史新高也仅一步之遥,就连近年来屡屡被视作打压A股的外围因素欧元区,其多项股指表现也优于A股表现,在此背景下,人们已很难分辨究竟是A股拖累了经济还是经济拖累了A股?至于所谓股市制度问题,世上很难存在尽善尽美的理想化市场,股市制度的完善过程本身,就可以被视作“救市”措施的一部分,因此正方理论上更胜于反方。
  对于正方的质疑应该来自于“救市”所带来的后遗症,让我们细数一下历次A股“大起大落”的表现,其后便隐含着“救市”所带来的后遗症。1992年,中国股市从5月的1429点向11月的386点一路大跌,新入市的200万股民顿时被打蔫,随后有关部门曾出台“救市”措施,提出如下政策:一、募资上市公司,拿出募得资金的10%,买回自己的股票,回购托市;二、组织券商积极入市;三、股市大户带头买股票,当时还缺乏机构;四、开放异地股民投资沪股;五、放慢新股上市速度。结果牛市确实来了,A股沪指从1992年11月的386点涨到了1993年春节前后的1500点。可好景不长,1994年7月末A股沪指又再次跌回了325点,指数比上次熊市更低。于是政府再度“救市”:一、半年之内不发新股;二、对信用好的机构给以银行融资;三、组织养老基金入市等三大利多。A股沪指在当年10月涨到了1052点。
  还有一次显著的“救市”就是1999年“5.19”行情,但时隔6年沪指又跌回了起点。如果将“股改”行情这一制度建设也算在内,那么A股指数虽未跌回起点,但“大起大落”更令人惊心动魄,因此“救市”所带来的后遗症才是质疑正方观点的最主要因素。但从日本股市和经济的教训来看,股市长期低迷会对实体经济造成的伤害,会令原先充满活力的经济体陷入僵局,“救市”挽救的不仅仅是股市,更是实体经济,只是“救市”需要摆脱重蹈“大起大落”的怪圈。
  从这个意义上讲,A股“救市”政策不会再出现以往外科手术式的“猛药”,“救市”措施会更类似于中药型的“良药”,“分红”、“回购”、“员工持股”对于蓝筹股的作用就类似于此。从市值毁灭程度来看,蓝筹股对于A股下跌的拖累程度其实远胜于经济因素,因此对于那些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以及融资后不恪守增持承诺的蓝筹股公司,政策药剂应该更重些,这样才能够树立起投资者对于蓝筹股的投资信心。

  弱势格局暂难改变 静待经济数据明朗

  周三股指双双平开后震荡走弱,两市个股活跃度较上一交易日明显降低,投资者避险情绪增加。后市方面,笔者认为,沪指回撤2100点后,令指数向下试探的概率加大,预计短线市场仍以弱势震荡为主,数据敏感期指数震荡幅度可能加剧,在成交量有效放大前仍应控制风险,暂不宜盲目抄底博反弹。
  市场走势凸显周期性板块的集体不作为。金融、房地产、建材、钢铁、有色、煤炭等周期性行业延续弱势整理格局。另一方面,国际黄金、原油期货近期有所表现,但A股市场资源类品种迟迟不能联动,周三黄金及有色金属类板块高开低走,煤炭石油板块中仅页岩气概念刺激下的石油开采类个股有所表现,其余品种弱势震荡。
  近期题材炒作加剧了板块分化。相对于权重股整体持续的低迷,中小盘、创业板指数表现相对活跃,尤其创业板指数本周前3个交易日的凌厉上攻吸引市场资金的强烈关注,周三创业板盘中创出本轮反弹新高,与主板市场走势的背离进一步加剧。大小盘股巨大的强弱反差说明板块分化不断加剧。表现在盘面上,活跃的品种大多以题材炒作为主,周三ST板块整体上涨1.82%,4只摘帽个股安彩高科、梅雁水电、廊坊发展、金杯汽车全部涨停,周一摘帽的福日电子更是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一字涨停,由此带动其他有摘帽预期的纷纷大涨;其次,随着页岩气即将迎来第二轮招标,相关概念股周三再度活跃,宝莫股份、恒泰艾普、山东墨龙等个股延续强势,其余题材概念石墨烯、传媒娱乐等走势也相对活跃,而周二领涨的电子支付、物联网、触摸屏等概念出现调整。可见,目前市场热点类型多以题材和概念股为主,同时由于缺乏蓝筹股的配合,短线游资炒作氛围下的个股风险在逐步放大,较快的热点切换速度加大了操作上的难度,即使是目前2100点附近这样的低位,投资者仍需警惕强势题材股随时可能出现的补跌风险。
  技术上看,成交量严重不足导致反弹无疾而终。沪指创出2089点新低后,近三个交易日一直在2110点附近低位徘徊,但日K线MACD指标却没有再创新低,且该指标较前期调整低点明显抬高,这种技术上的底背离虽然预示市场技术性反弹需求的存在,但量能持续低迷对反弹的展开形成强烈制约。周二大盘成交量略有放大后,周三沪市成交量再度萎缩至500亿元以下,说明前两个交易日的反弹并非增量资金介入,而是场内存量资金的来回折腾,这对于支撑反弹远远不够。目前来看,MACD指标在粘合两个交易日后周三出现底背离状态死叉的迹象,随后的几个交易日大盘可能会再度试探下方支撑,而成交量水平将成为判断指数能否有效止跌企稳的关键。
  综合来看,周四即将公布汇丰8月PMI初值,该数据作为影响投资者判断经济是否见底的先行指标,对短期行情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若数据好于预期,对投资者信心有一定提振作用,但是否能激发行情真正转暖,恐要继续等待后续8月份数据的明朗。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转融通开启A股做空时代 2012-08-23
· 周小川:职工持股计划需具体形式 2012-08-23
· 3只社保新组合曝光 投资钟情中小股票 2012-08-22
· 经销商卖酒买股 酒鬼酒业绩暴涨疑做局 2012-08-22
· 新财智"每天抓涨停板"坑中小股民5千余万 2012-08-2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