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背负了产业化的恶名,英国的教育质量已经大不如从前,但还是有一大批优秀的大学和中学。那里的英国学生,男生英俊高挑,女生甜美苗条,让人怀疑是不是录取时用尺子量过面貌身材。学生气质也都十分相近,说话时都有滔滔不绝的热情和活泼跳跃的眼神。那里是精英云集的非典型英国。
相比国内高校任本科生自生自灭的态度,牛津和剑桥的师生关系更像是手艺人带学徒。一个文科本科生的训练是这样的:以十天为一个周期,上课,阅读,写论文,和导师进行一对二的辅导,修改论文。
这种类似师徒的关系,在传统的学院制度中得以保留。在剑桥大学的31个学院中,国王学院、三一学院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学院类似中国古时的书院,学生吃住在学院,大部分的教育也在学院完成。想住阳光充足的房间?或者远离街心的僻静之所?学院都会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本科生一个学年有三个学期,每个学期只有八个星期。这种学制的好处是,学生有大块的假期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坏处是,八个星期高强度的工作下来,大多数人都只剩半条命了。第五周是个坎儿,叫做郁闷的一周(fifth week blues),我和我的同学们曾在这一周里相继病倒。在高手云集的学校里,学生面临的压力也非同一般,心理崩溃和抑郁是常有的事。
私立学校是向牛津、剑桥输入生源的主力。在英国2000多所私立学校中,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学校被称为“公学”(public school),它们是私立学校里的佼佼者。公学的建立多与王室的意愿相关。大名鼎鼎的哈罗公学建于15世纪,在建校之初,亨利六世的本意是让家庭贫困的学生免费读书。随着时间推移,到了17世纪,这里慢慢变成了王公贵族的地盘。
私立学校也贯穿了鼓励独立研究的教育理念。很多公学学习资源庞大得超出了我的想象力。如伊顿公有自己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校图书馆里收藏了上至10世纪的手稿书信绘画,历史艺术数学等学科分设学科图书馆,学校画廊收集了16世纪以来的油画和水彩,照片档案馆藏有19世纪中期最早的照片。
公学的老师几乎全部是牛津和剑桥的毕业生,甚至博士,全部都在所教授的学科领域内受过严格地训练。此外,你想学什么,学校会发动一切资源满足你。一个曾经在公学读书的朋友讲到,她的一个同学想学梵文,而学校不开设这门课程,于是在校外聘请了一位老师为她单独开课。
私立学校的另一大任务是培养丰富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除了上课学习古典音乐、拉丁文之类,学校还有各式各样的社团,戏剧、音乐、足球、击剑、马术、帆船、非洲文化、天文、象棋、奶酪、葡萄酒,受过这样教育的孩子,不仅学识丰富,更能建立起艺术的品位和对运动的热衷。
要享受如此这般的精英教育,需要一年至少3万镑的学费和食宿,这相当于很多英国普通家庭的全年收入。私立学校的孩子出身都很好。2007-2009年,包括伊顿公学在内的五所私立学校共有946名毕业生进入牛津剑桥,而在此期间,英国超过2000家的其他中学一共只有927名学生进入这两所名校——在这几所公学接受教育的学生进入牛津、剑桥的机会是穷人家庭孩子的55倍。
甚至我们心目中字正腔圆的绅士口音和等级森严的教育制度也是分不开的。上层社会有自己的口音,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家庭和私立教育而保存下来。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内部,公学出身的学生和国立学校出身的学生自动分成了两个圈子,泾渭分明。这些贵族子弟彬彬有礼又与人保持距离,他们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外人很难接近。在剑桥的一年多里,我没有一个朋友出身公学。好友Frances是当年小镇里唯一考上剑桥的孩子,她玩笑着说,私立学校出身的学生不愿和普通人家交往,而千辛万苦从国立学校考取牛津、剑桥的学生认为,他们是靠自己的实力,而非父母的财富而获得了成功。
越来越多的声音抗议这样的教育制度无疑会加重社会不公。情况随着英国学费猛涨变得雪上加霜。从2011学年起,英国学校学费大涨,以前牛津、剑桥不收本土学生的学费,而2011年起,学费已经涨至政府规定的上限,每年9000镑的学费使普通家庭的孩子进入牛剑更加困难。不过,对于支付国际学费的中国家庭来说,看到了教育水平的差异后,砸锅卖铁上牛津、剑桥也许还是比在国内的大学教育来得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