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某家私募基金涉嫌管理人自行制作净值数据,欺骗投资者。该私募采用有限合伙制进行量化投资,1期产品在今年2月出现严重亏损,但基金经理王某对外公布的并不是银行提供的净值数据,而是自行制作的数据,造成投资者被蒙在鼓里。对此,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指出,这反映出我国私募基金在监管上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对于私募的多方面监管亟待进一步加强。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指出,由于借信托平台发行的私募基金在投资标的上受到诸多限制,例如不能投资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一些创新类的私募产品不得不通过有限合伙的形式募集资金。然而,缺少了信托公司的监督和管理,私募机构资金运作的透明性以及包括基金净值在内的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如何得到保障,便成了投资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虽然有限合伙形式的私募基金摆脱了信托公司,但仍旧需要托管银行进行资金托管和净值核算。所以,只要投资者可以从私募基金得到托管银行出借的估值表就可以获取真实的基金净值。但目前我国的托管银行虽然会负责基金净值的计算但却不负责对外披露。之所以会出现管理人谎报净值的事件,一方面反映出基金管理人自身的职业道德沦丧,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国私募基金在监管上存在的漏洞和不足。现在,即将出炉的新《基金法》将会把私募基金纳入基金监管。会有更多的私募基金脱离信托公司发行产品的同时,也需要通过专业的基金服务公司、托管银行或是其他第三方机构加强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