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半时间大幅升值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看似走到了一个转折点。
2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339,较前一交易日继续回落69个基点,创下6月份以来的新低。而实际上,在今年前6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累计贬值了0.18%,二季度的贬值更是达到0.88%,创下1994年以来的最大值。
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也开始逐渐增强。20日至24日间的3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在即期市场的最大跌幅分别达到1%、1%、0.93%,连续达到或逼近跌停。
“出于对国内经济下滑的担忧,以及美元近期稳定向上的走势,持汇者更愿意抱美元抛人民币,所以使即期市场的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波动。”24日,德阳投资首席外汇分析师瑞景祥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短期看来,人民币利空因素较多。”
不过,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对导报记者表示,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依然有反弹空间,现在说人民币贬值还为时尚早。
两大因素背后推动
从20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在即期市场的表现可谓“空头”当道。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3112,尾盘报收于6.3743,跌幅达到1%。这是自央行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以来,首次出现跌停。其后两日,市场“做空”人民币汇率态势依旧不减,人民币对美元在盘中跌幅频频接近1%这一“红线”。
瑞景祥指出,连续3个交易日的大幅下跌,直接原因是有抛售人民币的情况,资金流向出现拐点,表现出“投资者对人民币的前景较为悲观”。
“两大因素在背后推动了这一情况出现。”瑞景祥分析道,首先,目前国内经济数据低迷,市场担忧经济下滑态势不利于人民币升值;其次,在欧债危机导致的欧元、加元等货币大幅贬值的情况下,美元受到避险资金的青睐,导致近期美元指数稳定攀升。一减一增下,企业等持汇者自然会倾向抛出人民币,抱紧美元。
前期累计升值过大
实际上,早在今年初,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就已经出现。在我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后,因全球资本对我国经济的风险规避,人民币贬值速度加快,仅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就达到0.88%。人民币不再是各方争购的“香饽饽”。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导报记者表示,从外汇占款减去顺差和FDI的量来看,5月份流出240亿美元,较4月份有所减少。“现在民间似乎有抢购美元的迹象。”
国家信息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则表示,原来的投资者更愿意持有人民币资产,是因人民币有单边升值预期。而今汇改7年来,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超28%,正接近均衡汇率水平,这很可能大大降低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于是,“看空”导致“抛售”,而“抛售”又导致进一步“看空”。
导报记者发现,海外无本金交割市场(NDF)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加强,1年期合约暗含的人民币贬值幅度平均值提升至1.17%,连续3个月持续扩大。而24日的最新数据显示,NDF
1年期买入价报6.42606,预期贬值幅度再度放大至1.40%。
据悉,已经有外资公司感觉到人民币贬值风险,试图赶在美元对人民币远期汇率进一步走高前锁定远期汇率。
贬值空间不大
虽然人民币贬值预期渐渐走强,不过,接受导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均认为,贬值幅度不会太大,长时间贬值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是由于美元近期在国际市场上升值,但是除了对美元,人民币对其他货币大多呈现升值态势,即名义有效汇率呈现升值态势,所以实际有效汇率基本稳定。”丁志杰表示,目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预期显然被放大了。
瑞景祥认为,人民币的贬值幅度将不会超出预期,“人民币汇率贬值会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这在之前几次危机中可以看到,市场应该抱有一定的信心。”
刘东亮认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将主要集中在6.30至6.40之间。
丁志杰同时认为,人民币未来的变化主要和经济基本面有关。中国经济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较快的增长,而欧美国家深受主权债务危机的困扰,危机在一两年内难以解决,甚至未来5到10年均将面临问题。因此,总体来看,人民币未来仍有望呈现强势状态。
不过,上述人士均认为,即期市场汇率的剧烈变化不利于外贸企业经营,我国应该尽快推进人民币结算试点,减小外汇市场的影响。
交通银行的一份报告也指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应该进一步推进。我国在国内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外需较为低迷的情况下,汇率改革是进行政策预调、微调,努力保持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