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已成为基金业的常态。但对于同质化严重的基金行业,大部分投资者都是冲着基金经理的品牌选择购买。基金经理拂袖而去,基民又将信任谁?压力大、节奏快或者是基金经理频繁跳槽的理由,但上百万元的年薪收入为何还是留不住他们的脚步?今日,中国经济网汇编各大媒体的报道,希望可以带投资者一同细察基金业的人才之劫。
现状:百只基金换将 老将成为稀缺资源
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有11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发生了变动,比去年同期在基金经理一职上发生变动的88只基金数量相比,同比上升42.05%。具体看来,前6个月中每月分别有22只、23只、24只、14只、11只和19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发生变动,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有1只基金发生操作者变动。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经理变更已经成为业内常态。而留下来的老基金经理更是稀缺资源。统计显示,从业年限超过10年的基金经理仅有5位。分别为汇丰晋信林彤彤、华安基金尚志明、大成基金周建春和何光明以及长盛基金王宁。而从业年限超过8年的基金经理数量也不超过40位,更多的则是从业年限不超过5年的年轻基金经理。
业内人士表示,在追求短期业绩和基金规模的压力下,很多基金公司的考核政策迫使基金经理变更如走马灯。晨星最新研究报告也指出,稳定的投资团队有利于提高业绩和增加资产管理规模。
解读“离职潮”:业绩差成主因 拿了奖金就走人
为何基金经理频繁跳槽呢?有媒体报道,最主要的原因是业绩。在今年大多数离职的基金经理中,以“个人原因”离职的占大多数。这些离职基金经理的业绩大多数差强人意,落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据了解,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基金经理跳槽最为频繁的时期,有业内人士分析,从离职时间来看,通常上半年离职、变更的频率要高于下半年。一方面,业绩不达预期可能面临职位调整,另一方面,上半年会发放去年奖金,一些基金经理领完年终奖后选择另谋高就。
业内人士指出,离职频率高、变更时间集中,原因披露不清,一直是我国基金业特有的现象。近年来,公募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始终保持低位。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基金公司共有基金经理728人,担任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限为2.74年,约四分之一从业年限不满1年。而从国外经验来看,基金经理的任职时间一般以3年-5年为一个周期。
大事件:“霸王别基”与“背负丑闻”
在今年“离职门”中,最为轰动就要数范勇宏和王亚伟的离去,范勇宏的一条短信证实了王亚伟的离开。而关于范勇宏本人的消息则在5月8日得到了证实。据媒体称,当日华夏基金召开董事会,新老董事交接,执掌华夏基金15年的范勇宏正式辞去华夏基金总经理职务,仍任华夏基金副董事长。
其实,王亚伟在2010年就曾经提出过辞职,但是未能获得公司和监管部门的批准,当时的理由是“影响太大”。压力与一直围绕在王亚伟身上的业绩谜团有着紧密的关系。有媒体报道。多年来,王亚伟对重组股的偏好,使其得以功成名就。而按照市场一般常识,押宝重组往往和内幕消息甚至内幕交易有关,所以王亚伟这一投资风格始终受到市场诟病,甚至引起过监管部门的关注,并对其有过详细的检查。
除了华夏基金的人事变动,大摩华鑫的基金经理徐强也引起了业内关注。据资料显示,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经理徐强,2011年3月加入大摩华鑫,从事证券17年,此前曾有媒体披露其涉嫌操纵股价及帮私募接盘等违规行为,尽管当时摩根士丹利华鑫明确否认,但无法不为他的离去蒙上一层阴影。另外,浦银安盛基金两位离职高管均有海外留学背景,从事证券行业至少10年以上,公司称二人因个人原因离职。
思考:留不住的人才 伤不起的基民
据了解,由于基金行业人才的紧缺,使得许多基金经理不得不同时担任两三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最多的基金经理一只管理基金数量达到8只。而管理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也是不胜枚举。有业内人士曾称,"80后"基金经理涌现和基金经理一拖多就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度的,而一位基金经理一拖多,管理多只基金,业绩不佳也可想而知。
实际上,基金经理的频繁变更会直接营销到基金的操作思路和操作风格,有的基金经理任职多年都没赚过钱,最后亏损的还是基金持有者。对某一只基金而言,某一位基金经理的离职,或事出有因,可以理解。如此众多如此频繁的基金经理变动,对广大基金投资者来说,短期之内虽难以衡量利弊。毕竟很多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也是被基金经理的个人魅力和能力所吸引的。
曾有机构作了一项调查显示,基金经理频繁更替,让基民们感觉很不安。65.18%的受调查者认为,基金经理离职后,基金的“投资理念改变,业绩可能大不如前”,42.86%的受调查者有赎回基金的意愿,另有50%的受调查者则表示“先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基金换将,无论新人如何能干,接手一只基金是需要磨合期的,这其中的代价,最终要让基金投资者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