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品拍卖寒流依旧 成交额普跌一半
来关注近期在上海举行的艺术品拍卖。近期在上海举行的多场艺术品拍卖会延续了今年春拍的冷清,不仅单件拍品成交价萎靡不振,成交总额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来看记者的报道。
记者在荣宝斋上海的拍卖现场看到,近现代字画依然是瞩目的焦点,油画、当代字画关注的藏家也很多,但是现场却延续了去年秋拍的理性景象,加价不如往年那么激烈,不少藏家感兴趣的作品因为没有拍到委托价而流标。
吴冠中作品起拍价是650万,680万,700万,720万,750万,有加价吗,委托有加价吗,750万最后一次,我们继续往后拍。
上海艺术品投资者:今年的市场比较冷 我进拍卖都三四年了 今年觉得有点冷清
相比较北方拍卖公司,上海的拍卖公司则更侧重于海派字画,以小件取胜,但是总成交额却都不容乐观。数据显示,上海朵云轩总成交4.09亿元,比去年秋拍跌了近三成,而荣宝斋上海的总成交额只有3.23亿元,比去年秋拍跌去六成,成交率仅为70.54%。拍卖公司负责人说,由于市场不景气,这样的结果已经是超过预期了。
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金旺:在第一场拍卖的时候
本来大家都不看好的或者是很难卖的东西都超出了很高的价钱 比如说我们一个张大千的巨幅山水画 大家认为现在这个行情下大价位的东西都是比较难卖的
但是在我们这里从1000万一直叫
叫到2500万
除了亲自下场竞拍,现场还有不少专门来看市场行情的收藏爱好者,他们一般都参加了多场大型拍卖会,表示虽然今年拍品价位普遍较低,但是依然不准备出手,以观望为主。
上海艺术品藏家:今年对收藏者来说比较好的年份
价格比较适中 好的东西价格也不是太离谱 现在还没有正式的想法(要买) 再看看。
下调估价撤下高价拍品 拍卖公司无底价竞拍聚人气
此前北京、香港等地春拍成交额的大幅跳水,让一些拍卖公司采取临拍前紧急调低估价来保成交,有些更是以无底价的竞价方式来吸引藏家前来“捡漏”,为了聚拢人气,拍卖公司可谓各出奇招,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由于人气不旺,许多拍卖公司都以低估价来吸引藏家,如徐悲鸿的人物作品
《刘海戏金蝉》估价仅为120万元,仅为同类作品市场平均价的三分之一,而何多苓的博物馆级代表作《乌鸦是美丽的》估价也只有320万元,而他的其他作品最高价早已超过2000万元。
拍品提供者:我的定价还很低,你看这些定价,肯定不止这样。
荣宝斋上海拍卖中国书画部经理许娟:今年不管是嘉德还是我们也好
还是即将拍卖的保利也好 他们其实是缩减了数量 缩减了特别大件的作品数量 比如他们过去过亿的作品有好几件 现在比较少 3640我们也没有上特别大件的作品
最大件的也就一千万左右的
即使原本估价就偏低,但不少拍卖公司还是因为担心流拍,而在拍场临时调低估价,但是即便如此,流标的也不在少数,如李可染的《井冈山》在临拍时将1.8亿的估价下调为1.3亿,但仍遭流拍。除了下调估价和撤下高估价的拍品,一些拍卖公司甚至使出了在大拍中前所未有的“无底价”竞拍。
荣宝斋上海拍卖油画雕塑部经理陈瑜:这件作品当时是客户2006年拍卖会买的,当时的价格是100万人民币,那这次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定的是无底价的价格,所谓无底价就是大家自由竞价,自由出价。
除了在价格上做文章,拍卖公司甚至在拍卖次序上也下足了工夫,以求聚拢人气,提高成交量。
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金旺:我们做一个调整
整场拍卖会下来我们始终是有起伏跌宕的感觉 然后高中低档客户始终聚在我们这个场子里面 因为大家都有东西买 大家也可以看到不同档次拍品当时的行情
拍卖会从大而全到小而专 拍品结构调整明显
在市场下滑的情况下,拍卖公司不仅用降低估价来聚拢人气,更是在拍品的种类和数量上进行了许多调整,为下半年的秋拍做准备。
相比较往年的大而全的拍场设置,上海近期的拍卖会更多地采用了专题的形式,将比较有卖点的作品,如名人收藏、名家上款等作品归类,吸引藏家的注意。
荣宝斋上海拍卖中国书画部经理许娟:就像嘉德春拍刚刚结束的矛盾收藏的一些徐悲鸿作品一样,它的1600万落锤的立马其实是创了高价了,它更能说明它作品的来源和传承。这样更可信,也有助于买家去判断,所以通常情况下这种专题形式呈现的,或者有上款的、有名人收藏的反而是比单件作品价格更高一些。
记者还发现,原本拍卖市场份额比较小的当代水墨作品,开始受到更多普通投资者的关注,在总成交额中的比重在10%左右,一幅徐乐乐的《阆苑千葩通景十二屏》一举拍到了897万,其他普通作品的成交价格普遍在10万元左右,许多投资机构也将目光盯准这个市场。但是专家提醒,当前拍卖的作品中,80%的当代字画属于生货,市场价格还在探索和建立初期,投资者不可盲目投机。
上海某艺术品投资机构负责人:前两年古代的,特别高古的还有近现代的都会比较热,今年的话我们转向当代的比较多一些,当代的因为受众群比较多,很多画家、艺术家也在世,真伪度比较好辨认,我们会做一些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