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收藏家们藏品的最终归宿
2012-07-16   作者:周文翰  来源:中国文化报
 
【字号

    近日,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宣布,把自己收藏的1463件藏品捐赠给香港正在筹建,2017年才正式开幕的M+博物馆,该馆在正式开幕之前会有临时展馆举办展览等活动——同时香港M+博物馆也会以2270万美元购藏希克的其他47件作品,并合作举办希克之前就发起并赞助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奖和艺术评论奖。这似乎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香港M+博物馆获得了一批珍贵的馆藏充实自己的仓库,公众有望得到廉价甚至免费欣赏到它们的机会,希克则找到了持续保存、展示、研究自己收藏的展馆,并还会在今后的持续运营中进行参与。
  与希克慷慨的举动相比,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似乎受到一些人的恶评,因为近年来他把自己的很多中国古代和当代艺术收藏品委托拍卖并获利不菲——至少在某些文化界人士和艺术家看来“太商人”了。但笔者认为他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他完全有权利自由处置自己的财产,再说,他创立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后付出了不少金钱和精力支持它的运转,的确给中国当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给予了颇多助力。
  希克、尤伦斯和其他的一些海外收藏家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还没有呈现出规模的时候就开始购藏,这在经济上支持了不少艺术家的创作,等到2003年以后中国当代艺术成为艺术市场的热门品类的时候,他们理所当然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这应该算做合理的奖赏而不是飞来横财,但是很多人仅仅习惯了用当前的价格计算他们的收益,而忘记了他们的原始投入在当时条件下的稀缺性。我还记得希克在博览会上对自己中意的作品一一询问的认真表情,他以早期就介入并以底价购买艺术家作品知名,还曾发生过他的代理人和尤伦斯的代理人为争夺同一件艺术品而交恶的事情,这至少说明他们在认真面对收藏这件事。
  收藏家如何处理自己的大批藏品总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往往和金钱、税收、文化价值、继承权争议等等纠缠,非常具有话题性。第一类收藏家就像佩吉·古根海姆一样,设立自己的博物馆并传之后世,这需要收藏家有足够的财力以及适宜的外部赞助和政府支持。第二类收藏家像希克这样,他们把藏品捐赠给现有的博物馆获得妥善安置,虽然似乎没有像上一类那样独树一帜,却也将被博物馆爱好者永远铭记。第三类收藏家则会在晚年出售给别人或者某些机构。第四类则是留给自己的一个或几个继承人,这或许是最不确定的一种,因为继承人或许会继续保留它们,或许就会出售它们,藏品因此就会分散到别的收藏家手中。而且,在许多国家这也意味着一笔巨大的遗产税。
  就公共利益而言,前两种方式似乎更值得赞扬,因为这等于是富豪们支出金钱赞助了公共文化事业。但对于当代艺术作品的收藏家来说,即便如此也会引起争议,因为很多人怀疑当代艺术的价值所在,公共美术馆收藏这些捐赠来的当代艺术作品,是否就是在帮助树立这些作品组合显示的文化价值?为什么是这些艺术被美术馆展出而不是其他人的作品?另外,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欧美都出现了由于财政危机而缩减乃至关闭部分博物馆的现象,或许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面对类似的情况。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评《艺术创业论》 2012-07-16
· “《柳石明歌唱艺术集》签售会”举办 2012-07-13
· 伦敦艺术节 旧钢琴摆上街头弹奏 2012-07-13
· 人体彩绘艺术节 2012-07-13
· 教科文组织首收中当代艺术家作品 2012-07-1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