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一个月内第二次降息,人民币汇率市场也有所反映。“降息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减小了。”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国际金融系主任张碧琼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一直以来人民币都有升值的压力,降息后资产收益率下降,压力就缓解了。”
人民币升值势头放缓,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此情况下,许多进出口贸易企业开始调整自己的外汇策略。
在人民币强劲升值时期,企业收到美元后往往在同一天就卖给银行以换取人民币。现在,一些企业开始选择在允许范围内保留一定量的美元。据有关媒体报道,部分外贸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改变它的美元持有量,从原来几乎不保留美元,到保留10%、20%,甚至40%。
“企业保留美元是基于对人民币长期升值预期的不看好,同时手握美元有利于外贸的快速交易。”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在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58个交易日中,29个交易日升值,29个交易日贬值。这一现象说明人民币的市场预期出现了分化。
“汇率波动有很多因素,我国人民币汇率不完全是一个市场价格。”张碧琼说,“由于欧债危机,国外需求减少,中国出口方面现在遇到比较大的挑战,可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势头。有一种预期甚至会认为,存在进一步通过汇率贬值的手段来刺激出口的可能性。如果大家都这么想的话就会采取观望的做法。”如果是基于这种预期,企业保留美元的做法将能得到解释。
6月份第一次降息时曾有专家表示,利率下调有利于人民币在均衡区间内波动。而此次降息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趋势更加明显。
根据外汇管理局网站的最新数据,7月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3193,在降息后3天的7月9日价报6.3293,下行了100个基点,到10日又上行98个基点,价报6.3195。短短几日前后,汇率波动最高时已达到1%的最大波幅限度。
如此看来,企业采取谨慎做法,亦有对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顾虑。要解除企业对汇率大幅波动的担忧,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汇率机制。
“一方面要尊重市场的选择,尊重汇率波动的规律;另一方面要适当监管,防止汇率波动过大给国内经济带来冲击。”张碧琼说,“汇率改革是长期的工作,要在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引入市场机制。”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2第二季度复旦人民币汇率指数走势分析》报告也指出,在目前境内内需不振、外需下滑的情况下,中国应该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适度扩大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波动幅度,逐步减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过度依赖,从而减少人民币对非美货币的大幅波动,这对稳定中国对外贸易和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从长期来看,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也是市场机制所需要的。“汇率的双向波动是正常的。”张碧琼说,“央行扩大汇率的波动幅度,也体现出希望汇率在一定区间内波动的政策意图,以后这种上下波动的趋势也会继续。”
“在国内外大环境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我国汇率将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浮动。”白朋鸣说,“随着欧洲逐渐走出债务危机泥潭,我国经济逐渐恢复,通胀水平得到一定的遏制,人民币将逐渐回归强势地位,顺应着汇改的进程,逐渐上升。”
汇率弹性增加,意味着外汇风险的增加,这对从事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业务的企业是一种挑战。在未来经营中,企业必须紧盯手中的外汇,制定更符合汇率波动规律的外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