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跟跌不跟涨已成为A股对待外围股市波动最常见的反应手法,但此番A股的“不跟涨”却着实有些令人费解。毕竟,上周五欧美股市集体暴涨,主要是源于欧债危机的解决出现转机,而非某个经济数据的波动所致。短期严重超跌所引发的反弹需求,叠加外围的重磅利好,A股完全有动力趁势发动一波技术性反弹行情;为何A股对2200点关口如此依依不舍呢?难道经济真有那么差以至于大家对A股的内生性因素已形成了一致性的悲观预期?
A股“内寒症”源于内因
今年以来,A股始终处于经济下行与政策放松的博弈状态中。期间曾出现的三度反弹,都是源于政策放松的利好预期暂时压倒了来自经济下行的担忧;不过,当对政策大幅放松的预期数次落空之后,市场又重新回到以经济基本面为主导的格局中来。
首先,从经济的运行态势来看,6月汇丰PMI初值的公布,宣告经济继续加速下滑,进而直接终结了2242点以来的反弹行情。不仅如此,市场还以连续破位下行来释放此前偏乐观的预期,上周五沪综指盘中更创出2188.72点的本轮新低。这期间,强势股补跌极为严重,诸多白马股也都未能幸免。某种程度上来看,股指的加速下行,也是久盘必跌魔咒的再次应验。从中期趋势来看,经济震荡寻底的格局还很难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中期经济仍将对股指构成掣肘。
其次,从政策放松的力度及节奏来看,财政政策多是结构性的,如减税、区域性的建设等,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并未如预期那样出台。货币政策方面,尽管央行超预期公布了降息,并正式开启了货币宽松的周期。但不管是从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来看,都只能对经济起到一定的托底作用,不可能快速拉动经济起死回生。
事实上,当前市场已不再对政策大规模放松抱有任何期望了。一方面,管理层已经意识到4万亿的巨大后遗症,高层也不愿意再走老路。另一方面,当前也不具备大规模放松财政及货币政策的基础,通胀刚刚回落到3%的水平,央行过快地下调利率极有可能令通胀卷土重来;与此同时,地方债务平台等问题也制约着管理层再度实施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也就是说,市场对目前“差经济、弱政策”的组合已达成共识,在这一背景下,股指确实很难出现超预期的大级别反弹行情。
市场反应或有过度悲观之嫌
尽管差经济及弱政策的组合不太可能催生大级别的反弹行情,但在2200点关口这一底部区域,也不至于会导致断崖式的下跌风暴。再加上,短期市场对经济下行的解读有可能过度悲观,因而本轮的断崖式下挫,或许有反应过度之嫌。
其一,虽然经济下行的趋势未变,但6月汇丰PMI初值的下行,并不意味着6月经济数据就一定会出现超预期的下行。就最新公布的官方PMI数值来看,虽然依旧延续下行的趋势,但最终数值仍在50%的荣枯线之上;同时,5月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出现小幅反弹的迹象,在央行三年多来首度降准的刺激下,6月工业增加值并不一定就会重新掉头向下,企稳或者延续小幅反弹的概率也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差经济及弱政策的组合决定市场出现趋势性上涨的概率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财政及货币放松政策的累积效应不存在。应该说,在央行降息及接连降准的作用下,始终停留于银行系统的资金或多或少会逐步渗透到股市及实体经济,从而对市场构成中长期的利好作用。而且,大型国有企业对利好的累积效应反应速度会更快。短期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大企业将逐步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而中小型企业则依然深陷泥潭不得出;反应到数据上就是,汇丰PMI的情况比官方PMI要差得多。
其二,单就本轮断崖式的下跌行情来看,这一波杀跌也基本上宣泄了来自基本面层面的利空,毕竟经济差早在预期之中,之前的几度调整都是对这一预期的集中反映。只是,期间欧债危机的几度起伏,更加重了投资者对经济下行的担忧。
问题是,一方面,欧债危机已出现转机,欧美股市也借机大举反弹,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也非如预期那么差,为何市场反应还如此弱?原因恐怕只有一个:即短期市场对经济的预期过分悲观。短期而言,不排除在6月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后,市场会正式开展纠错性的反弹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