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作为“吸储”工具的现状有望得到根本扭转。其原因在于,利率市场化压缩银行息差收入,商业银行不得不向倚重中间业务转变,而理财业务将作为一项真正的中间业务壮大起来。
“开展理财业务可以增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促进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但在国内,理财业务的地位却是相当扭曲的,名为中间业务,实为资产负债业务的附属工具。”普益财富研究员吴泞江表示。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不完全是为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更多是为了维系客户,争夺存款。尽管理财业务实实在在地给银行带来了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但这更像是一个附属结果,而不是主要目的。理财业务本应该弱化商业银行对传统存贷业务的依赖,但是国内的现实恰恰相反,理财业务沦为商业银行强化存贷业务的工具,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从商业银行热衷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来看,这点显而易见。短期理财产品本是为了向有短期资金头寸的个人和机构提供保值增值的理财渠道,同时增强银行在理财产品发行期限和流动性安排方面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商业银行却靠该类产品来争抢资金,提高存款以压低存贷比,理财沦为变相揽储。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9月1个月以下期理财产品市场占比33.12%,是占比最高的产品。为此,2011年9月银监会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在月末、季末变相调节存贷比等监管指标,进行监管套利,特别强调对期限在一个月内的理财产品的监管。一个月以下期理财产品发行受限,商业银行随即改发1-3个月的产品,2011年全年3个月以下期产品占总产品数量超过六成,银行大力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冲存款”的意图显而易见。
正是这种扭曲的发展,使国内理财市场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即所谓“节点效应”。就是说在月末、季末等银行面临存贷比考核的时候,银行通过增加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理财产品收益来吸引资金,帮助银行应对考核。而过了考核节点以后,理财产品的发行和收益则纷纷下降。“这表明国内理财业务成为了存贷业务的依附业务,而非真正独立的中间业务。”吴泞江表示。
过去几年银行理财业务呈爆炸式增长,却一直背负着“吸储”的罪名。但随着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拉开利率市场化的序幕,这种现象将会得到根本改变,理财业务将得到正名,发挥它本来的作用。过去的“吸储”工具则可能变成稀释银行存款的“稀储”利器,对存贷业务构成威胁。
利率市场化将压缩银行的息差收入,以此次降息为例,此次调整后存款利率明降暗升,表面上自3.5%下调至3.25%,而浮动空间扩大至1.1倍后,实际可达3.575%,一些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在此次调息一天后即将存款利息上浮至最高上限。而贷款利率下浮,使得实际贷款基准利率降为5.679%。银行息差由此前的3.06%显著压缩至2.104%,接近1个百分点。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得商业银行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而不得不向倚重中间业务转变,增加非利息收入,理财业务将作为名副其实的中间业务壮大起来。”普益财富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