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期盼非理性投资行为由国家埋单。”和“有毒金融资产”这两句话在上周被媒体广泛报道,也牵动了广大股民的心。
上述话语出自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近日的答投资者问,今年以来,证监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不断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信息,反复提倡投资者需要理性投资。
内容大致是提醒投资者炒新有风险,炒题材有风险。
最后作出强调,对于投资绩差股,投资者要树立起“买者自负”意识,不要期盼非理性投资行为由国家埋单。
对于上述的中心思想,我个人是非常赞同,炒题材这种歪风目前仍盛行于国内的证券市场,深感证监会此次改革的任重道路,也十分认同它已作出的努力。
但作为证监会,它的一话一语会对市场形成重大的影响,当中有部份说话我个人觉得未能完全表达清晰,或会对投资者产生一定的误导。
笔者认为,不能笼统以市盈率的高低来评定一只股票是否“有毒”,若投资者不细心研究企业的基本面,盲目买入一只低市盈率的股票,很大机会会蒙受巨大的投资损失。
低市盈率或会有风险
证监会方面说,即便是最好的公司,不管有什么样的题材,如果其股票价格已经过高,那也不值得购买。市盈率30倍,就是说30年的收益才能等于现在投入的资金,你是否能接受这种结果?至于市盈率为40倍、50倍的股票,绝大多数会成为“有毒的金融资产”,除非你确定它就是苹果或微软式的公司。
“有毒金融资产”说法也被媒体广泛引述,可能有的投资者看完后,会觉得低市盈率才是“理性投资”。
其实不然,绝大部份情况下,低市盈率的股票下跌的机会是高于高市盈率的股票,如果单看市盈率低买入某只股票,很可能会让你的投资蒙受极大的损失。
证监会这句话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绝对正确的,但没提及了一个重要因素,股价走向是以“未来”为重心,而市盈率是反映着“过去”。
举个例子,海螺水泥在去年的股价高峰时,29元左右,其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一只大蓝筹股,然后配上低市盈率,该不该买?
实际上,有经验的投资者会选择在当时的低市盈率下卖出,因为海螺水泥业绩创新高的背景是行业产能整合,产能减少导致水泥价格不断升高。业绩造好,高的每股收益让市盈率看上去很低。但这个市盈率对股票投资毫无参考价值,因为它代表着过去的事情。
往后发生什么事?
海螺水泥的股价从去年7月的29元高价一直暴跌至目前的16元,股价下跌,市盈率却升高了。
因为水泥的市场售价高只是短暂的现象,看到有利好图,各厂商会积极投放产能获利,得到的必然结果是供应增多,水泥售价逐步下降至合理水平。从一季度业绩看,海螺水泥的净利润已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
与此同时,股价提前半年暴跌也反映了这个业绩转差的预期,有经验的投资者提前开溜了。
若在去年海螺水泥经营最高峰时,看准它的低市盈率买入,投资者会蒙受很大的投资损失。
高市盈率或会暗藏机会
与此相反的,高市盈率很多时候意味着有“好事情”发生。
第一类高市盈率的股票是业绩确定性高的明星企业。如:贵州茅台、东阿阿胶、张裕A等等。
市盈率可以简单描述为股票的价格,便宜没好货这个定律,在股票市场同样适用。上述的明星企业大家都知道业绩增长好,价格多年来一直不便宜。
若某一天它们很低的市盈率时,投资者不要盲目买入它们的股票,可能低市盈率会预示着其好日子已到头了,未来或会有“坏事情”发生。
另一类高市盈率也值得买的股票是即将迎来业绩翻转的企业,比如说2008年的伊利股份,受三聚氰胺一度业绩大幅亏损,并戴上ST的帽子。
但ST伊利并不是绩差股,在当时,品牌和市场占有率还是牢固的,若投资者在它2008年困境时买入,后续业绩转好带来的投资回报是相当可观的。
当然,我上面举的例子,只是想说明市盈率不是唯一判定标准,关键是投资者对投资标的的基本面有充分了解。
大部份情况下,高市盈率的股票是有毒的,极低市盈率的股票也可能是有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