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降息0.25个百分点,然后各大银行又纷纷上浮了存款利率,一来一往让理财市场虚惊一场。不过,刚公布的5月份CPI数据同比上涨3%,环比上月下降0
.3%,似乎宣告着“跑赢CPI还是有可能的”。
在降息效应和C
PI数据的共同发酵下,预示着目前资金面的相对宽松。
据不完全统计,中资银行在本周发行或即将发行的半年期以内人民币理财产品中,门槛大多定在5万-10万元。多数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3%-4.8%之间。受资金面影响,作为高端理财的信托产品年化收益率也降至9%附近。而去年,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一度超过10%.
如果收益要保持,恐怕门槛得抬高了。深圳招行的理财经理陈明媛向南都记者表示,招行计划在6月20日左右发行“外贸信托-票据星”系列理财,期限3-4个月不等,年化收益最高达到5
.7%,看起来还不错,但起点是100万,并采用预约额度销售方式。
虽然高收益产品依然活跃,但这无法平衡整体收益率的走低趋势。据普益财富最新数据统计,进入6月份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出现明显下滑趋势。截至6月7日,本月人民币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仅为4.5624%,较1月份的5.2396%已下降0.6772个百分点,较近三个月平均收益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南都记者留意到,1至3个月期限产品中,4月、5月和6月的平均收益率分别是4.6486%、4.4195%、4.2674%,明显呈现走低趋势。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产品在近三个月也分别为4.7341%、4.5526%和4.3161%.
不过,据记者观察,从近三个月的CPI数据表现来看,都维持在3%-3.5%左右。而一些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还是能够达到5%以上,相比CPI还是具备一定的“优越感”。在不少银行理财经理的预期中,下半年短期理财收益率还将进一步走低,中长期产品由于受到降息影响较小,投资回报比正在显现出来。
普益财富分析师曾韵佼提醒说,普通投资者不妨选择购买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从1至3个月较短期限的产品转向6月至1年的产品,由于锁定期较长,这部分产品收益相对稳定;其次,多考虑组合类投资产品,除了单纯的人民币货币产品外,可以考虑包括货币、债券及信贷资产的组合收益产品,也能降低产品单一因素影响的风险。另外,不少城商行发力中间业务,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较高,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