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黄金热、收藏热带动银行保管箱租赁生意。记者近日走访多家银行发现,保管箱租赁变成了紧俏业务,小规格保管箱所剩无几,大规格保管箱更是“一箱难求”。一些银行趁机扩大业务,有些银行还会专门针对字画收藏增加大型保管箱。
近一周,记者分别实地走访了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很多银行的保管箱只剩一种型号,有的网点已经饱和,没有多余空箱。相对小箱型,大箱型、中等箱型更受欢迎。大号保管箱主要用于装古董字画,中小号的保管箱主要保存重要证件和体积较小的贵重物品,如房产证、执照和金银首饰等。银行人士表示,保管箱业务火爆和近几年收藏热有很大关系。“高企的通胀,让市民对财富的保值需求有很大的渴望。”工行有关工作人员说。
市民瞿先生从前年开始,每年都会购买两根金条作为投资。他告诉记者:“近几年通胀比较高,黄金作为家庭投资中的一个配置是需要的,起到一定的保值作用。因为家里没有保险箱,放到银行会比较放心,银行保管箱每年租金也能承受,VIP客户还可以打折。”有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去年第一季度的黄金投资需求按年增加128%,去年三季度,我国黄金消费总需求近200吨。世界黄金协会去年发布报告指出,作为全球第二大黄金消费市场,中国的黄金需求在未来10年内将增长一倍。这其中,黄金投资需求的迅速增长是关键的驱动力。
银行保管箱名为“保管”,不过目前绝大多数银行不对客户存放的物品进行事先清点和登记,一旦保管箱内物品被盗或因自然灾害等被毁,银行不知保管箱里究竟放了什么东西,客户也难以说清。一家银行网点的有关人士说,“从客户隐私考虑,我们对客户存放的物件是不过问的,合同上对存放物件也有相关要求,如不是易燃易爆品、枪支毒品等违禁品等。银行提供保管箱给用户存放物品,收取的是保管箱的租赁费用,并不是保管费用。”
对于银行方提出的为保护客户隐私,对保管箱物品不登记不清点的做法,有法律界人士表示赞同,也有人士认为银行是在推脱责任。由于银行对用户存入保管箱的物品不知情,一旦保管箱被盗或被毁,用户将陷入维权难的困境。因为用户难以举证究竟在保管箱里放了什么东西及其价值,在索赔诉讼中往往处于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