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秸秆扎刻从河北农村走向世界
2012-06-01   作者:记者 任丽颖/石家庄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任丽颖/摄
    和他的先辈们一样,如今61岁的河北永清县农民徐艳丰已经把手艺传给了自己的一儿一女,但客厅角落里摆放的一个近一米高的仿古灯笼,依然向来客们展示着高粱秆扎刻艺术的高超。
  灯笼唯一的原料——高粱秆最大直径不超过8毫米,最小1至2毫米,通体上下不用半点胶水全部采用卯合技术,结构又稳又紧,这是老人13岁时的作品,至今他还保留着。
  “祖上13代都是木匠,自夸地说‘心灵手巧’四个字我还担得上。现在家里有10亩地,7亩都用来种高粱,为的就是秋后收高粱秆做扎刻。”徐艳丰说。
  高粱是中国农村的主要农作物,可以蒸饭、煮粥、磨面和酿酒。农民们在秋季收获种子,剩下的高粱秆则进行焚烧。但徐艳丰却利用这些废料做出了艺术品,还远销海外。
  走进徐老汉家的客厅,里面俨然一个中国古代著名建筑微型展览室,故宫角楼、天安门城楼、滕王阁、黄鹤楼等,老人说,这些古代建筑他只要能够到现场看上几眼,就能用高粱秆扎刻出来。
  “第一次制作灯笼成功以后,1966年时我决定尝试高难度的建筑。从长辈那里得到一张天安门的照片,视若珍宝。根据它,我想象着天安门的内部结构,1967年17岁时终于完工。”徐艳丰说。
  这个上世纪60年代做好的“天安门”在1982年被日本长野县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艺术品收藏。从那时起,“高粱秸秆扎刻”走出了国门,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等国家的客人慕名找到徐老汉要求定做。
  2009年,徐艳丰被评为“高粱秸秆扎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及传承人。其作品被多国驻华大使馆、中国美术馆、北京民俗博物馆等地收藏。
  老人的女儿徐晶晶介绍,高粱秆扎刻不是简单的手艺,必须具备几何、建筑学上的“天分”。看一个建筑物,不需要图纸,凭借想象力就能用秸秆做出一模一样的微型建筑来。
  为了做扎刻,徐艳丰把地里、家里的活儿全部都交给了老伴儿,他的父亲在世时曾经因为他“不务正业”,一怒之下把他辛苦做出来的一些作品都踹烂了。还有不少人慕名过来和他学手艺,但是由于耐不住寂寞半途而废,只有女儿和儿子在他的要求下,学会了这门手艺。
  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老汉一家人目前靠卖扎刻艺术品生活。徐艳丰多年前得了尿毒症,曾不得不割爱卖掉了两个精美的微型古建筑来做手术。由于长期吃药导致手抖,徐老汉如今已经成了指导,但他还愿意琢磨新的建筑做法。
  “我想在有生之年搞一个扎刻艺术馆,谁来永清都可以看看,这是咱们中国老手艺的魅力。或者我想召集一些身患残疾的小孩儿,让他们从小就跟着我学,这样以后就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毕竟这是咱们的文化遗产啊。”徐艳丰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山东高青: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田增产农增收 2009-12-29
·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上升为国家行动 2009-12-28
· 低碳经济推“秸秆能源”走向前台 2009-12-28
· 黑龙江与瑞典合作秸秆生物沼气示范工程 2009-06-17
· “秸秆工艺品”——农民增收有新法 2009-06-0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