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5月19日正式开幕。作为一个独特的多用途艺术空间,这里在每年4月、10月的春秋两场常规拍卖之外,提供包括拍卖、展览、讲座、艺文活动在内的多元化服务。
内地买家撑起半边天
“内地使大钱的人好像全部消失了。”香港拍卖界人士如是说,充满无奈。
收藏界的人都会清楚地记得,2011年,国画大师齐白石取代毕加索,成为全球拍卖市场上最贵的画家。有行家分析说,内地经济发展以及“高深”的送礼文化,大大地推动了艺术品收藏市场行情。香港的佳士得和苏富比等拍卖行,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苏富比的客人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年纪在40至50多岁的内地生意人,从事金融、房地产、公路及煤矿行业,其中很多没上过大学。他们尤其喜欢买中国水墨画收藏或送礼。因为水墨画比油画容易被内地人接受,送礼很高雅。”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说,“另外一批买家,是年纪在30至40岁的新派生意人。他们拥有自己的大公司,从事电子、时尚等新兴行业。”
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的总成交额按年大升近2
倍,在此基础上2011年再增68%。至2011年,内地买家已撑起苏富比拍卖的半边天,占总成交额的40%至50%。
“内地买家中一半为炒,拍到的作品真正挂到墙上的不多。”程寿康透露:“过去两年苏富比拍出的天价作品,主要就是由内地少数几个贵客垄断。”
从抢拍到只看不买
可惜好景不长,香港艺术品交易热潮疯狂了两年,泡沫爆破若隐若现。前两年,内地客在香港竞拍艺术品,好像在抢似的。看到内地买家屡屡爆出天价,外国人都惊呆了。而现在,好多内地客变成看客。
在内地收紧银根、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下,送礼及炒作这两大引擎均告熄火。从去年底开始,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日子开始不好过。直接原因是受内地客出手减少的影响,去年秋季水墨书画拍卖出现大量流标,即便是成交的物品,成交价格也大大低于业界预期。而今年香港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继续下行。“内地拍卖行人士直接告诉我们,今年很难再有几千万、上亿元的高价作品出现。”香港季丰轩画廊董事总经理季玉年说。
香港业内人士认为,内地近来“禁礼”风声紧,成为艺术品市场衰退的原因。香港收藏界人士也指出,内地快速增长的财富在今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有所放缓,内地买家无疑变得谨慎,之前的疯狂炒作出现“收兵”趋势,让香港艺术品市场行情转淡。
“今年春季,苏富比中国书画成交额按年减少达28%,按季计算更大跌37%。”程寿康说,“内地买家从疯狂抢拍转为只看不买。比如说,过往由内地买家包揽的旅法画家赵无极作品,今年春拍主打的《25.06.86桃花源》也不再归内地买家所有。”
炒作收兵,有助价值回归
作为亚洲的拍卖中枢,香港已经是成为继纽约、伦敦后全球第三个最重要的艺术品拍卖中心。面对当前的不佳形势,香港拍卖行主动出击,进军售价较低的一级市场,拓展春秋两拍以外的新客户群。“严格的挑选,精准的估价,多元化的拍品类别,强大的专家阵容,香港拍卖行的优势十分突出。”季玉年说。
“内地市场仍将受到苏富比更大的关注。”程寿康举了个例子:“假如是在早几年,有来自牛津或哈佛的毕业生来面试,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我们肯定就会请他了。但现在,如果这位面试者中文不行,我们基本不会用。”
正如收藏界人士分析所说,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对于炒家来说,炒高了很可能没有接盘者。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即便是“硬通货”,价值也非恒久不变。在一些外因的刺激下,“硬通货”也会贬值。内地收藏家虽不乏财大气粗,有的却“略输文采”,急于投资牟利,这使得艺术品市场动荡不安。所以,不论什么原因,内地买家在香港市场从疯狂抢购者变成了看客,客观地促使艺术品市场疯狂炒作出现“收兵”,从长远看,对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