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入市传闻,一直甚嚣尘上。近日又有消息传出,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方案即将公布,入市比例可能参照企业年金的有关办法。但作为基本养老金的第二补充,企业年金去年投资业绩并不理想。
本报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保部)初步计算,自设立以来,企业年金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为3.3%,2011年企业年金基金加权平均收益率为-0.78%,而21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去年全年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0.95%。
数据显示,21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中,只有5家实现了正的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是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江养老”)、华泰资产管理公司(下称“华泰资管”)、工银瑞信、华夏基金和泰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泰康资管”),其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09%、2.63%、0.95%、0.44%和0.3%。
剩下的16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其2011年业绩却并不理想。其中,亏损幅度最大是广发基金,去年全年加权平均收益率为是-8.66%,其余15家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券商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亏损,从-1%至-7%不等。
“市场希望养老金入市,我们也希望养老金入市能够取得双赢,一方面对资本市场有利,另一方面也希望资本市场的健康和完善能为养老金提供好环境。”监管层一位相关人士表示。
规模与组合齐飞
自2004年5月1号实施企业年金的试行办法以来,企业年金规范市场化运作已走过了8个年头。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托管机构管理的企业年金规模达357亿元,比上年增长27%,21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的资产规模总计为3311.78亿元。
其中保险机构以46.5%的份额排名第一,基金公司以45%的微弱差距紧随其后。
截至去年底,包括华夏、易方达、南方、工银瑞信、招商等在内的12家基金公司管理年金规模已接近1500亿元,而以太平养老、平安养老、国寿养老、长江养老等为代表的7家保险公司的年金规模超过了1500亿元。
尽管去年经济环境不是很好,但多家机构企业管理的年金规模却在成倍增长。去年,新增资金比例超过100%的基金公司就有三家,分别是广发基金、银华基金和工银瑞信。
除了基金公司,管理企业年金的另一主力便是养老保险公司,如平安养老、太平养老、长江养老、国寿养老,但其增长幅度不及基金公司。
随着规模的扩张,企业年金投资组合也随之增加。
截至去年底,企业年金的投资组合总数高达1881个,较去年增加377个。其中,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广发基金,由2010年的10个一跃至21个,增幅达110%;其次为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公司、长江养老、泰康资管等三家,组合增长率均在50%以上。
“尽管年金规模相对增长喜人,但绝对规模还不是很高。”上述监管层人士指出,从国际发展来看,中国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只占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5%或者6%,而其他发达国家占的比重至少是20%。
整体负收益
然而跟骄人的规模增长相比,年金投资管理机构的业绩就逊色不少。据人保部初步计算,2011年,21家年金管理人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0.95%。
由于去年遭遇了股债双杀的罕见局面,管理年金的基金公司里只有华夏和工银瑞信实现了正收益,亏损最多的是规模和组合增长比例最高的广发基金,以-8.66%的业绩领跌,其余8家基金公司均亏损,从-1%到-7%不等。
在规模上略胜基金公司一筹的保险公司,去年业绩稍好一些,有三家取得了正收益,其中长江养老加权平均收益率为3.09%,遥遥领先其他机构。
“我们不希望年金处于资本市场的风口浪尖上,只求长期如5年、10年甚至30年来看比定期存款稍高、能战胜CPI,就知足了。”上述监管层人士表示。
然而,截至2011年底,年金市场化运作刚好历经逾7个年头。但21家年金管理人的整体年化收益率为3.3%,既没赶上一年定期,更没追上CPI.
据熟知企业年金管理的一位基金从业人员介绍,年金的管理和一般基金截然不同。对于中小型企业实施的是集合计划,而对大型企业则是专户管理。
“管理年金压力很大,资产一有明显波动,客户就纷纷打电话质问。”上述基金专户从业人员表示,如今股市这么不稳定,波动幅度这么大,我们是不敢碰的。目前有些机构管理年金的主要策略就是打新和套利,套利主要是投资分级基金和股指期货。
据上述基金从业人员表示,“打新来钱快,而且基本不赔,带来的收益相当不错,尤其是今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