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6日,合计426亿元被视为基金业重大创新的两只短期理财基金,首次面世便以强大的“吸金”能力震撼市场。但基金业的欢呼声余音未灭,来自券商资管的逼抢便贴身而来。种种迹象显示,高举着创新大旗的券商们,或将以更优惠的条款强势切分短期理财市场的蛋糕。
压力并不止于此。随着券商资产管理公司的纷纷成立,以及在产品创新上的大踏步前进,券商与基金在各类创新业务上的竞争在所难免,甚至可以预期的是,在传统公募业务上,券商资管也可能与基金业短兵相接。某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尽管目前券商资管的实力尚不足以对基金业形成直接威胁,但基金业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直面券商资管未来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
同台竞技龙虎斗
券商创新大会过后,基金业已开始切身感受券商资管咄咄逼人的气势。激烈的竞争已在所难免,但令基金业不安的是,他们无法预期,券商资管在产品创新上的力度将会到何种程度。
“在没有券商资管之前,券商主要扮演着销售渠道的角色,而基金公司则致力于专业投资,二者形成了良性互补。随着券商资管纷纷成立,券商和基金之间便不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在合作中开始产生竞争。只不过,由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门槛较高,因此,券商资管和基金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某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表示,“但随着券商创新力度的加大,券商资管的产品创新迟早会冲击到公募基金现有的业务领域,只是这种冲击程度会有多大,目前很难预测。”
事实上,就目前而言,券商资管与基金业在传统业务领域的碰撞并不明显,双方似乎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免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出现。但在创新业务方面,双方却已摆开擂台,使尽浑身解数欲一决高下。近期最典型的案例便是针对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业务的争夺上。
银行30天内理财产品叫停所导致的市场空白,很快为券商资管和基金业所觊觎。券商资管大力推广现金管理类产品,如作为现金管理产品的首家试点单位,信达证券“现金宝”产品上线近6个月以来,产品规模达18亿元。基金业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推出了两只短期理财基金产品,短短6日便获得了合计426亿元的认购。
这只是迈出了竞争的第一步。伴随着券商获准推出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创新产品后,投资范围的拓宽提高了收益预期,让券商资管更有底气与基金业在短期理财市场上一较高低。而在其他固定收益产品上,券商资管在费率和收益率方面的大胆承诺,也令基金业备感压力。如第一创业证券推出的“创金季享收益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就明确只有当年收益率超过5.8%时,管理人才能提取业绩报酬,而该理财计划除收取每年0.2%的托管费外,申购赎回均无手续费,且管理人不收取固定管理费。
人才争夺或更激烈
除了对业务上激烈交锋的强烈预期外,基金业当前必须正视的另一个现实问题,则是和券商资管之间的人才争夺战。
近年来,基金业频频出现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前往券商资管的案例。如第一创业一口气便从某基金公司连挖三位明星基金经理,原中海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李延刚日前也更换东家,前往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执掌投资。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券商资管更为宽松的工作环境和投资氛围,以及相较于公募基金业更吸引人的激励机制,是导致这些基金业尖端人才转而投奔的主要原因。
对此,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无奈地表示,近几年基金行业亏损累累,基金经理的专业投资能力遭到质疑,这给基金经理群体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而基金行业对基金经理的管制却愈加严格,两者叠加,使得一些有着丰富投资经验的老基金经理们萌生了离开的念头,而券商资管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离去的决心。
“更重要的是,与公募基金业卡在发展瓶颈期多年的苦苦挣扎相比,券商资管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加上政策相对宽松,机制相对灵活,更容易凸显出人才的力量。这对于投资经理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因为他们可以感受到与行业共同成长的快乐。”该投资总监坦承,“未来几年,优质人才向券商资管流动的速度会加快,这显然会加速券商资管的发展速度,对基金业形成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