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市场屡现亿元估价 高估价成眼球效应
2012-05-04   作者:杨羽(艺术品投资顾问)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2012年内地艺术品春拍大幕尚未拉开,市场已硝烟四起。各大拍卖公司一面抱怨拍品征集难,另外一面则接二连三放出重磅炸弹,继匡时推出“过云楼”藏宋版古籍《锦绣万花鼓》,给出了1.8亿的底价以及5000万元保证金后,保利推出了李可染《万山红遍》,高达2.8亿元的估价让它成为中国拍卖史上估价最高的艺术品。与此同时,嘉德也推出了估价8000万元至1.5亿元的李可染《韶山》,以及近亿元的恽寿平《载鹤图及致王翚信札》手卷。

  高估价成眼球效应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拍卖行往往喜欢使用“估价待询”来为精品增添神秘感。自从201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为石涛《杜甫诗意册》给出了1.2亿元的估价后,不少拍卖行开始关注到其巨大的“眼球效应”。2011年西泠印社拍卖会上,任伯年的《华祝三多图》估价8000万至1.2亿元。2012年的春拍尚未开始,就已经出现了三到四件估价超过亿元的拍品,这种现象值得关注。
  从拍卖市场上来看,究竟对于珍品采取哪种估价无疑是一门艺术。在整个拍卖的过程中,估价无疑是第一个环节,估价要有吸引力,必须摸透买家心理,既要能凝聚买气,又要在紧缩的条件下争取未来长期的成长空间。对于拍卖公司而言,估价的高与低涉及竞争态势上的攻与守、拍卖业务的生与熟,无疑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纵观亿元估价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更是拍卖行希望通过吸引公众眼球,进而吸引潜在的买家。对于拍卖行来说,希望这些亿元估价的拍品,能够成为市场的一颗强心丸,但到最后往往却成了不甚健康的兴奋剂,就像的确赚得眼球效应的石涛《杜甫诗意册》,过高的估价成为它流拍的重要原因之一。

  标准比热点更重要

  虽然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进入了“亿元时代”,但是亿元成交的拍品还是占到非常小的份额。对于藏家来说,亿元估价的拍品还是要理性看待,比如此次李可染《万山红遍》估出了2.8亿元的天价之后,许多人就开始关注李可染的作品,认为只要有了《万山红遍》作为领头羊,就能带动整个“板块”上涨。但这种观点无疑是不可取的,艺术品毕竟不是股票,每一件作品都有其自己的特性。兴奋剂固然能够使得市场兴奋,但只是一时,而其有可能带来的负作用也不可小觑。对于藏家来说,千万不要被亿元估价的拍品冲昏了头脑,坚持自己认准的方向,比追逐所谓的“热点”更为重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石涛《细笔山水册》亮相嘉德春拍 2012-05-04
· 2012华辰春拍:控制规模注重质量 2012-05-04
· 春拍扑朔迷离 艺术品市场不乐观 2012-04-18
· 春拍天价并非趋势 亿元成交只是个案 2012-04-17
· 估价1.8亿过云楼藏书将亮相春拍 2012-04-1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