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历约5年的跨越式发展,无论从资金总规模和产品种类上都有显著增长,但由于资本管制和投资产品的稀缺,目前理财产品的种类仍然匮乏。在近日举办的光华普益财富论坛上,业内人士极为关注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方向。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不仅在交易方式上有所创新,投资标的涵盖领域也更加广泛,去年市场上即涌现出以奢侈品、高端白酒、红酒及艺术品等为挂钩对象的理财产品。
农行总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彭向东认为,如果理财产品不创新,就没有存在价值,创新之一是开放式产品,即由客户自主决定投资期限,一项产品对应一个投资组合,管理随之规范,对银行收入贡献也比较高;创新之二是结构性产品,比如农行之前推出的一款挂钩高档手表的产品就是为迎合创新而设计的。
上述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一致的认同。招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刘小腊指出,“目前一些理财产品创新已初见成效,包括挂钩权益类、私募基金、黄金等资产的理财产品。大力推行结构化产品将形成对利率市场化的倒逼机制,对利率市场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基于利率管制的传统理财业务模式必然会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基于风险定价的结构化理财业务模式。”
风险控制
产品创新的风险也不容忽略。近年来,一些银行的结构化理财产品达不到预期收益率甚至巨亏,惹来客户强烈投诉的事件并不鲜见。对此,彭向东指出,银行理财从传统市场介入到另类市场,对专业能力的挑战日益加大。刘小腊认为,强大的金融工程团队、高水平的基础衍生交易、明确的职能定位和高效的IT系统,是确保结构化理财业务发展的保障。
恒生银行(中国)财富管理及产品开发业务总监杨德行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面对市场波动,银行在理财产品销售和设计方面要遵循“审时度势”、“从上到下”的原则,当预期市场将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时候,就不是进行大规模销售的时机;在产品设计上,需避开具有系统性风险的资产,挑选防守性比较高的行业板块,尽量避开风险,保障客户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