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与反洗钱的博弈 需激励机制
2012-04-18   作者:马树娟  来源:法治周末
 
【字号

    本在筹备婚礼,准备成为新娘的李立雯(化名)希望落空了。
  李立雯是一家外资银行私人银行部的客户顾问。2012年1月份以来,李立雯曾多次被警方约谈。今年3月6日,李立雯再一次被警方约谈,不过与之前几次不同的是,这次她的未婚夫没有等到她出来。
  漫长的等待过后,警方转交给李立雯未婚夫一个信封,其中有她的手表、蒂凡尼项链以及两周前他送的订婚钻戒。随后李立雯被警方刑事拘留。
  若不是其未婚夫将此事向媒体进行披露,外界尚不知道李立雯是卷入了一起经济犯罪案件。
  2011年年底,李立雯的一位担任基层银行要职的客户“出游”他国,随后没有任何征兆地“人间蒸发”了。李立雯随即被警方怀疑为客户的外逃提供了帮助。因为根据我国反洗钱法,明知客户巨额资金来源可疑,但仍助其“理财”,实质是帮客户洗钱。
  而在国外,私人银行与洗钱这个敏感词汇也时常联系在一起。
  近日,苏格兰皇家银行旗下私人银行苏格兰皇家顾资银行(Coutts)因对“政治公众人物”洗钱活动监管不力,被英国金融监管局处以875万英镑的罚款。
  高净值客户(一般指个人金融资产等可投资资产较高的社会群体)对于私人银行、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使得私人银行面对反洗钱可能遭遇动力不足的障碍。私人银行私密性的特点往往为一些客户从事洗钱提供庇护,如何在保护客户隐私和反洗钱之间构建起协调机制,并调动私人银行以及整个金融机构反洗钱的确值得思考。

  商业银行抢滩私人银行

  装修考究的大厅、柔软洁净的地毯,精致华丽的雕花瓷器、私密的会议室……这是大多数私人银行为他们高端客户提供的服务空间。无论装修风格如何,私密性无一例外地都被着重强化。私人银行这一“舶来品”正在中国生根发芽。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宪铎对法治周末记者介绍:“私人银行发端于瑞士,专门为富有的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私密性极强的顶级金融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资产管理、规划投资、合理避税、遗产计划等。”
  目前,国际上像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银行提供私人银行业务的法人开户底线通常在100万美元以上,而像摩根士丹利等银行要求则更高,开户金额为500万美元,还要求客户最低净资产2500万美元、流动资产1000万美元。
  随着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开疆拓土,其私人银行业务的专业性和周到服务也开始为中国的商业银行所关注。
  2007年3月,中国银行私人银行正式成立,中国顶尖财富管理服务的序幕就此拉开。目前,有包括工商银行等15家商业银行开设了私人银行部门。目前国内私人银行的客户门槛多为600万元金融资产,有的商业银行的私人门槛甚至达到800万元和1000万元。
  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富裕人群的增加也为中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4月12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与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共同发布的《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2012》中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118.5万人。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到2015年,我国高净值人群(指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人群)数量将达到219.3万人。
  李宪铎表示,快速壮大的高净值人群为中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块富矿,各家商业银行也都加大了对私人银行的投入力度。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更是将私人银行业务称为“皇冠上的明珠”。
  李宪铎介绍说:“与国外私人银行专注于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不同,国内的私人银行由于受限于分业经营,资产管理功能较弱,更多的是提供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方案,与此同时,国内私人银行特别注重为客户提供诸如海外移民、高尔夫俱乐部、私人飞机、游艇租赁、医疗体检等增值服务。”
  “私密性”一直是私人银行最为自豪和经常标榜的优点。私人银行一般都是一对一的一站式服务,客户经理根据客户的理财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整个过程只有银行与客户了解,资料绝不公开。这无疑也是高净值客户青睐并最终选择私人银行的原因。
  不过,中国政法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少军对法治周末记者说:“我国在保护客户隐私的级别上,私人银行没有比普通公民更多的特权,私人银行只能是通过合法的方式为客户营造更私密的空间,在隐私的保护上都是基于商业银行法等法律给予同样的保护,一旦危害社会利益时,也谈不上所谓的"保护"。”
  不过,这似乎并不妨碍私人银行和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们给予高净值客户更多的“厚爱”。而这份“厚爱”,也让洗钱活动蠢蠢欲动。
  某商业银行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对法治周末记者透露:“不排除一些客户经理为了争取客户,而降低或者忽略对客户可疑资金来源的尽职审查要求,或者过于为客户保密,不对可疑交易及时报告的情况。”

  私密与反洗钱的博弈

  客户信息保密和反洗钱天生似乎就是一对冤家,这种冲突在私人银行发源地的瑞士表现得尤为强烈。
  “永久中立国”地位和严格的银行保密制度一直是瑞士私人银行揽客的金字招牌。在低调神秘的外表下,瑞士还通过银行保密法为客户提供着私密性极强的金融服务。在瑞士,一度可以允许客户使用化名或者数字代替真实姓名,甚至可以用虚拟的办事处、公司等形式开户,财产的真正拥有者甚至可以做到永不露面。
  如此保密体系让一些不想露富的富豪们颇为青睐。据瑞士银行业协会2005年公布的数据,瑞士银行业掌握着全球35%以上的私人财富。
  不过严格的保密制度和把保密视为最至高无上使命的金融保密文化,使得瑞士私人银行成为一些不法分子藏匿黑钱的绝佳场所。菲律宾、尼日利亚等多位独裁者在瑞士巨额存款的曝光更是让瑞士私人银行背上了“洗钱天堂”不光彩的头衔。

  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秘书长严立新博士对法治周末记者介绍:“尽管瑞士想一直坚持银行保密制度,但迫于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其不得不作出让步。1998年4月,瑞士正式实施了反洗钱法。该法令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履行反洗钱义务,反洗钱法的实施也对瑞士私人银行业务产生了"不利"的冲击。”
  根据瑞士反洗钱法相关规定,当金融交易出现异常迹象或与洗钱风险等级较高的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作为银行有义务要求客户对钱财来源、资金去向等问题做较为详细的说明。其中风险等级客户包括来自腐败问题严重以及法制不健全国家的领导人、从事高风险活动的客户、以及涉及离岸管辖区的客户。
  不过严立新表示,瑞士并没有放弃银行保密法,而是在保护客户隐私和反洗钱信息公开之间做出了一些协调。比如,私人银行发现可疑交易只能将相关信息向反洗钱报告处暨金融情报中心(FinancialIntelligenceUnits,FIU)报告,而FIU只会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严格按照设定程序向司法机关或执法机构提供有关涉案账户必要的部分或全部信息,而不会轻易向公众公布。
  而中国金融机构在对客户隐私信息的保护方面做得还并不到位。严立新坦言:“今年3·15曝光的有关商业银行有偿泄露客户信息的案例并非个案。至于金融机构包括监管部门,在反洗钱义务的履行实践中,对于可以向哪些政府部门提供有关客户的信息,在什么情形下提供信息,可提供信息的范围如何界定,程序及手续如何,金融情报信息共享机制及部际、部门间职责划分等,我国目前涉及此方面的规定亟须完善。”
  在实践中,商业银行,包括私人银行业务除了向央行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外,公安、纪检、监察部门、法院部门等需要调取相关信息时,银行常常“一个也不敢得罪”,提供的信息往往超出了可疑部分的范围。

  反洗钱需激励机制

  尽管反洗钱有助于遏制腐败、改善金融环境,但是同反洗钱投入的成本和银行可以量化的业务损失相比,反洗钱的回报无疑是“远期的、模糊的、难以量化的”。
  据银行业人士的估算,我国目前上报一笔可疑交易所需要的平均直接成本约为80元人民币,而私人银行业务客户至少带来600万元的金融净资产,无疑是一份非常可观的收益。在私人银行间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私人银行若在反洗钱上过于“执著”,多少有点儿“损人不利己”的意味。
  刘少军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尽管法律规定了商业银行的反洗钱义务,但是这同商业银行保护客户利益,追求盈利的动机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也让银行从事反洗钱工作的员工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有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任何只有约束、没有激励的机制都是不科学的、不完善的、不均衡的,当然也就注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严立新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作为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的秘书长,严立新在多个场合提议建立反洗钱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变商业银行“不得不反洗钱”为“我愿反洗钱”、“我要反洗钱”。
  在近十年来的反洗钱实践中,作为履行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职能的央行也逐渐意识并接受了这一点,且有了具体的动作。2012年2月27日,央行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反洗钱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这也是央行多年来首次就反洗钱工作开展如此大规模的表彰。
  鉴于私人银行业务的特殊性以及在商业银行中的特殊地位,严立新指出,应当在商业银行反洗钱义务细则的制定上,对私人银行提出更高、更严格、更周密的反洗钱义务履行要求,针对不同的客户要达到相匹配的尽职调查义务。
  严立新特别强调,综观国际国内,凡是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极其恶劣的金融犯罪案件,绝大多数涉及到金融机构“内鬼”的操控或配合,如美国里格斯银行洗钱案到近期的渣打银行私人银行部员工案等,几乎无一例外。
  “因此站在金融机构自身防范风险的角度,"了解你的员工"(KnowYourEmployee,KYE),其重要性一点也不输于"了解你的客户"(KnowYourCustomer,KYC),或者对此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加强对内部员工的管理,可疑行为的识别和跟踪,建立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强化独立审计等工作,绝不应流于形式。”严立新说。
  此外,严立新还补充道,反洗钱反恐融资是一个全员性的系统工程,因此不能单纯依靠央行反洗钱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的反洗钱职能部门。对于商业银行特别是私人银行而言,员工的专业培训,反洗钱意识的强化和综合专业素养的提升工作,应该是常态的、制度化的、可持续的。

  链接:洗钱的来历

  "洗钱"(MoneyLaundering)是为了使来源于犯罪活动的财产获得表面的合法性而采取各种手段的过程。洗钱犯罪是一种典型的国际犯罪。
  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一黑手党金融专家买了一台投币式洗衣机,开了一洗衣店。他在每晚计算当天的洗衣收入时,就把其他非法所得的赃款加入其中,再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这样,扣去应缴的税款后,剩下的其他非法得来的钱财就成了他的合法收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洗钱内幕》 2012-03-28
· 海南地下钱庄2年洗钱727亿 银行被指监管失职 2012-02-26
· 我国反洗钱工作达到国际通行标准 2012-02-20
· 洗钱汹涌古玩字画成最大受贿类别 2012-02-01
· 汉代玉凳拍出2.2亿元 疑有洗钱骗贷嫌疑 2012-01-3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