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6日晚7时,18家上市券商中,包括上市券商龙头中信证券(600030.SH)在内,已有11家上市券商公布了2011年年报。在券商传统的“三驾马车”业务中,自营业务的成败自然而然成为检验券商全年业绩的一块“试金石”。
当晚,兴业证券(601377.SH)交出的自营成绩单显示,在2011年证券市场单边下跌的情况下,公司全年自营业务实现收益18661万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高达25.16%。其中,全年实现证券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为30945万元和-12284万元。
不过,上市券商龙头中信证券(600030.SH)去年自营成绩单就难以用“满意”两个字来形容。
“中信证券去年第三季度在市场快速大幅调整中没有及时控制仓位,导致自营亏损惨重。”有券商研究员表示,“扣除华夏基金股权出售收益影响后,公司全年自营收入可以说是所剩无几。”
本报记者了解的情况表明,在截至目前已披露2011年全年业绩报告的11家上市券商中,上市券商自营操盘是风格迥异,由此带来的结果也大不一样。
如自营风格激进的中信证券、西南证券(600369.SH)、东北证券(000686.SZ)等上市券商自营亏损累累;而自营风格稳健的上市券商中,海通证券(600837.SH)、宏源证券(000562.SZ)、兴业证券等上市券商则难得逆市实现盈利,保持了胜利果实。
激进派:自营“损手损脚”
在2011年的单边下跌行情中,激进的券商自营到头来无一不是“损手损脚”。
国泰君安研究员梁静表示,中信证券2011 年自营剔除处置华夏基金股权转让收益后,其股票投资收益出现大幅亏损。
“公司下半年股票仓位较高、一度达到50%的自营规模,使自营亏损惨重,尤其可供出售市值损失超40亿元。”梁静称。
中信证券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2011年实现自营业务收入144亿元(投资收益+公允价值-联营企业收入),同比增长45%,主要是由于出售华夏基金股权的收益。如果剔除此因素,则中信证券的自营业务收入不到10亿元,出现大幅下降。
海通证券研究员董乐称,考虑资产减值损失并扣掉直投影响,中信证券全年自营亏损达14.4亿元。截至2011年年末,公司自营规模479.5亿元,较去年三季度末增加2.59%。其中,股票投资规模213.2亿元,较去年中期末减少16.8亿元。
同样,截至2011年年末,西南证券共实现自营投资收益-3.73亿元,同上年4.42亿投资收益相比,亏损严重。具体来看,公司2011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84亿元。其中,仅参与京东方(000725.SZ)定增一项,全年亏损额便高达1.48
亿元。
而自营风格一向激进的东北证券也再次尝到了苦头。东兴证券研究所所长王明德直言,东北证券的自营风格给公司自营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截至2011年年末,公司自营业务(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共亏损1.48亿元。
此外,国海证券(000750.SZ)和方正证券(601901.SH)自营业务也双双报出亏损。截至2011年底,国海证券自营规模37.68
亿元,较去年年初增长64.43%,全年自营业务实现收入-1.47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184.07%。方正证券2011年自营业务收入为-2.93亿元,投资收益率为-22.60%。
稳健派:保住“胜利果实”
相比之下,以海通证券、宏源证券、兴业证券为代表的自营稳健派券商,却在2011年难得地保住了自营的胜利果实。
截至2011年年末,海通证券自营实现盈利15.07亿元,自营收益率5.51%,累计综合收益率(考虑浮盈或浮亏)0.82%。“公司在去年下半年资产配置方面做出调整,减持了股票,加仓了债券及基金。”兴业证券研究员张颖称。
同样,王明德也认为,宏源证券的(000562.SZ)自营收益率在上市券商中也属于较高水平。
截至2011年年末,宏源证券全年自营业务收益率达5.76%[自营业务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同期沪深300指数大幅下跌相比,其自营收益率水平是大幅领先。
“从资产结构上看,公司的债券型资产的占比较高,资产种类多元化以及公司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是公司自营收益率大幅高于市场指数的重要原因。”王明德称。
截至2011年底,宏源证券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债券型资产占比为94.7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债券型资产占比为36.42%,债券型资产占自营资产的比重则高达69.4%。
同样,在兴业证券自营投资中,其资金就主要投向了固定收益产品。截至2011年年末,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净资本以及自营固定收益类证券/净资本分别为14.85%和103.92%。特别是自营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占比,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了25.53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