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1日证监会公布《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以下简称
《情况表》)后,14家地方商业银行的IPO进程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申请IPO的这14家地方银行当中,贵阳银行能够进入,引人注目。 2011年1月贵阳银行完成更名,被看作是该行在上市进程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证监会截至2012年4月5日统计的《情况表》显示,贵阳银行的IPO进程仍然处于
“初审中”,目前未有新的进展。 此前,银监会于2011年9月份发布关于贵阳银行A股IPO方案的批复,加大了市场对贵阳银行在城商行IPO开闸后能够拔得头筹的猜想。 从贵阳银行网站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该行的总资产已经达到82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1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81亿元。 虽在2010年年报中,贵阳银行称集中力量解决授信集中度问题,单一客户、单一集团客户、前十大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达到监管的要求,但并没有公布具体数据。并且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有94.71亿元,较上一年末增加了9.4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重接近30%。 此外,贵阳银行近年来加大了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2008年末该行不良贷款比例上升至9.81%,然而经过两年的时间,到2010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下降到1.13%。
理财产品品种单一
收入结构的单一问题,似乎在地方银行当中相对普遍。根据贵阳银行2010年的年报,2010年该行的利息净收入达到14.42亿元,而手续费以及佣金净收入仅有0.7亿元,投资收益有5.11亿元。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对贵阳银行2010年发行的次级债评级报告中指出,当年,贵阳银行实现净利润8.21亿元。该行收入大部分源于利息净收入,手续费以及佣金净收入规模小,增长乏力对收入增长贡献不大。该评级报告也指出,该行盈利能力较强,但其收入结构比较单一。
上述评级报告也称,贵阳银行理财产品主要为信贷贷款类和代销他行的理财产品,品种单一对业务发展形成了制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贵阳银行网站公布的理财产品兑付情况来看,似乎也印证了这点。该行2008年至今完成兑付的理财产品,均是
“甲秀财富”系列。2008年~2010年,贵阳银行每年兑付的理财产品分别仅有6款、6款和8款,也全部都是“甲秀财富”分期的产品,并且期限以1年期的居多。 据该行年报,2010年,发行理财产品7期共计7.1亿元。到了2010年底,贵阳银行才推出了“甲秀财富——稳利来”系列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发行天数开始出现短期化,保持了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在2012年兑付的理财产品中,全部已经变成短期化的产品,大部分实际收益率可以达到5%。
贷款集中压力仍存
“贵阳银行是一直以来都存在贷款集中的风险问题。”上述评级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较高的贷款集中度,一直困扰着贵阳银行的发展。通过2009年该行年报可以看到,截至2009年末贵阳银行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达到20.38%,尽管较2008年下降了19.57个百分点,然而依然过了不超过15%的监管标准。同期,其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为13.63%,也超过了监管层要求的不超过10%。 贵阳银行称,针对贷款集中度问题,几年来该行主要采取三种措施降低集中度,首先是通过自身盈利,增加资本净额,降低贷款集中度指标。其次是控制新增贷款,对新增贷款均按比例进行控制。第三则是对超标存量客户,采取协调客户提前归还,逐步压缩收回贷款等措施。 “现在银行都是在发展的,应该说一年比一年好,由于2011年贵阳银行的数据还没有公布,我只能够说在贷款集中度方面会好一些。”该评级机构工作人员表示。 2010年,贵阳银行集中力量解决授信集中度问题,根据该行的描述,单一客户、单一集团客户、前十大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达到监管的要求。上述评级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末,贵阳银行单一最大客户贷款集中度为5.53%,最大十家客户贷款集中度为47.49%。 为了让贷款集中度达标,贵阳银行确实花了大力气。然而,该行平台贷款较高规模也凸显了贷款集中的风险。2010年末,贵阳银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有94.71亿元,较上一年末增加了9.4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重接近30%。从担保方式看,此类贷款中抵押、质押贷款仅占25%左右,其余为保证贷款和信用贷款。 “较高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加大了行业集中风险,对未来信贷资产质量形成压力。”上述评级报告指出。
转让信贷资产降低不良率
除了贷款集中度偏高一直困扰贵阳银行,较高的不良贷款也成为了其发展的阻碍之一。 2007年,贵阳银行就启动了公开上市的工作。当年,通过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方式,确定了其公开上市工作的相关中介机构,并进场开展了尽职调查。也就是在这一年初,贵阳银行召开了不良贷款率达标动员会,安排和部署不良贷款处置工作,为上市铺路。 集中火力处置不良贷款的成效较为显著,2007年,贵阳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由上一年的9.36%直线下降到了6.06%。不过在2008年,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再次反弹到9.81%。此时不良贷款的控制,已经成为了该行的重中之重。 贵阳银行通过清收、盘活和债权转让等方式处理不良资产。2009年6月,贵阳银行将原值6.07亿元共计546笔不良贷款作价1.8亿元整体转让给贵阳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投公司)。同时,工投公司又委托贵阳银行进行转让资产的托管,该公司按照收回债权金额的1%向贵阳银行支付管理费。 2010年,贵阳银行向杭州银行转让9笔账面本金总计为4.6亿元的信贷资产,转让价为4.6亿元,不过,同时杭州银行又向贵阳银行转让20笔账面本金总计为7.5亿元的信贷资产,转让价为7.5亿元。在上述两笔转让协议签订的前一天,贵阳银行约定向遵义市商业银行转让2笔信贷资产1亿元,几个月之后,以转让价5484万元向贵州君悦担保投资有限公司转让了6284万元的信贷资产。此外该行还累计清收不良贷款7.2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通过类似的信贷转让等方式,2010年末,贵阳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下降到3.55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13%。对于2011年的不良贷款目标,贵阳银行称将控制在1.2%左右。
跨区域经营需资本补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存在收入结构单一的贵阳银行,也存在着经营范围的集中,根据贵阳银行统计数据,2010年末,该行贷款和垫款总额达到313.79亿元,其中投向贵州省内的贷款达到306.49亿元,占比达到97.7%,其他地区的贷款仅7.3亿元,占比仅为2.3%。 2010年,贵阳银行确定了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以及跨区域发展的现代化上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成为了银行重要的发展战略。 目前,除了2011年设立的成都分行是跨省开设的分行外,贵阳银行其他3家分行都是在贵州省内铺设。上述评级报告指出,贵阳银行大部分分支机构位于贵阳市内,竞争对手以当地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近几年股份制银行的进入,使贵阳银行存面临同业竞争的压力逐渐加大。可见,跨区域经营的确存在加大的迫切性。 一直以来,贵阳银行并未离开过对资本的补充。2001年初,该行资本金从2亿元增加到4亿元,2003年再从4亿元增资扩股到8.06亿元,到2006年完成了第三次增资扩股,总股本达到了13.46亿股,资本充足率达到了9.8%。 在2010年,贵阳银行也完成了第四次增资扩股,并发行6亿元的次级债,资本净额增加到45.2亿元,资本充足率达到14.88%,核心资本充足率也高达11.78%。在资本充足率如此高的情况下,贵阳银行在同一年又提出了第五次增资扩股的计划,为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其新增股本不超过1.4亿股,总股本控制在18亿股以内,发行价格初步定在3.01元/股,募集资金4.2亿元。
上述报告还分析认为,未来贵阳银行将持续推进跨区域经营,在初期未形成规模效应以前,贵阳银行的成本可能面临一定程度的上升。而成本的上升,也对资本补充作出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