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在经济危机的泥潭中挣扎,而大宗商品市场虽然经历了一波反弹,但并不是体现其内在供需的本质。
欧洲债务虽不是欧元区崩溃的前兆,但财政一体化的过程中经济修复需要较长时间;美国经济复苏已出现端倪,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的预期挥之不去;经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已经下调了增长目标。羸弱的经济框架下,大宗商品难现繁荣。
欧元区身处断崖旁。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如何削减政府的债务、如何获得救助资金、如何使得欧元区摆脱债务危机的束缚,都是欧洲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希腊虽然一直是危机的爆发点,也使得情况不断白热化,但在私人债务减记后归于平静。欧洲央行通过两轮的长期融资操作(LTRO)稳定了银行体系,通过强制的政府财政平衡来解决危机。但是政府资产负债表的修复需较长时间,也将使得经济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
美国经济处于复苏中。近来美国的经济数据持续向好,非农就业人数不断走高,失业率降至8.3%,房地产数据也触底反弹。笔者认为,美国经济已然复苏,但全球投资者更加关心美国货币政策的动向,前期美联储为推动经济实行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全球大宗商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美联储是全球美元流动性的主要来源,也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指示器。QE3只是一个工具,是否使用还得看经济的复苏情况。
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两会刚刚结束,中国经济转型将在不确定的全球经济情况下进行,而中国政府报告中提及的九大任务,也给中国的转型指明了前行的道路。
笔者认为,要转变过去的单一化增长方式,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换取经济增长,是需要时间的,甚至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最为直观的就是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降为7.5%,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也给了转型的空间。经济转型不仅仅是靠外在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也需要对应的基础环境相匹配,最为关键的莫过于民生问题的持续改善。
而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依然保持了对民生问题的强烈关注,虽然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已经进入下降通道,但政府应对通胀的态度依然未变。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潮流,如何处理好农村人口向城镇居民的转变,如何保证相应人口的就业问题,这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的成败。我们在政府报告中看到了政府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强对失业率和房价的控制,这些都可以看出中国将稳步实现经济转型。
欧洲经济处于修复期,中国进入关键的转型期,美国徘徊于复苏期。在这样复杂的经济格局之下,各国政府已经进入资产负责表的收缩周期,政府的收缩周期伴随的是财政政策的逐步退出和货币政策的渐变从紧,政府就是将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重新归还市场,让民间的内生动力来推动经济增长。在这样的更迭期间,通胀将缓慢下行,而经济增长也长期处于低迷,相应的全球大宗商品也将不断弱势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