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低于13%的利息都不肯贷给我,现在是银行带头放高利贷,我们全部是为银行打工,银行赚大钱。”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富力地产董事长张力公开炮轰中国银行业的“暴利”。
在银行业“暴利”遭批判的背后,引发社会舆论强烈反应的则是银行业“乱收费”问题。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发改委正在牵头准备进行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检查,具体检查方式正在和央行、银监会进行沟通,有望3月份正式启动。
“一二月份都在应付银监会的检查,现在都在开展自查。”3月5日,某大型银行江苏分行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银监会已在银行业系统全面开展“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工作。
按照监管要求,各地银监局已督促各银行自查自纠,及时清理纠正不当贷款业务和收费项目,并在3月底前提交自查报告。
31个省市大检查
“有银行已被罚款,数字超乎常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此番发改委将直接派出检查组,分赴31个省市区对部分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进行重点检查,“国开行这样的政策性银行也不例外。”
发改委此番整改力度到底有多大,目前不得而知。在2011年12月底召开的全国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工作会议上,发改委对擅自推迟取消密码挂失费的兴业银行、邮储等银行罚款总共580万元,被外界誉为近年来整治银行乱收费的大手笔。
此前,发改委副主任彭森也透露,2012年查处银行乱收费将是重点工作。整治的重点包括银行贷款过程中捆绑收费、强制收费、只收费不服务等问题,以及其他各种明令禁止的收费问题。
发改委整治银行乱收费和价格违法行为的决心,部分折射出公众和企业对银行业“暴利”的不满。正如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所言,制造企业利润率约仅为3%-5%,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普遍接近或超过10%,“但银行业却独善其身,利润大幅增长。”
“贷款利率可能只有7%,再加上财务顾问费、各种手续费,综合融资成本有的超过12%了。”某大行江苏分行人士告诉记者,2010下半年以来,银行议价能力的提高,使得银行浮利增费、借贷搭售等现象相当普遍。
而在此前银监会下发的“七不准”中,不得以贷收费、不得浮利分费和不得借贷搭售均在规定之列。
规范中间业务收费
“我们也知道社会反应强烈,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早就有了。”3月5日,一位监管中层如是告诉记者,商业银行近年来的业绩考核导向,导致分支机构有做大中间业务的冲动,借贷收费、浮利分配十分普遍,“上浮下浮,浮来浮去,
下浮部分拿来做中间业务费用去了。”
近年来,上市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保持了每年100%到200%的增速。而在其整体收入结构中,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已由五六年前的3%到5%,涨至目前的19%-20%,不少银行已经超过25%
尽管监管机构经常强调,银行不要收取社会性服务的费用。但在银行的实际操作中,财务顾问费、贷款承诺费(或改头换面成其他名目的收费)已成为家常便饭。
银监会出台的“七不准”中,要求银行遵循利费分离原则,严格区分收息和收费业务,不得将利息分解为费用收取,严禁变相提高利率。
不过,上述地方分行人士抱怨道,银监会的规定只是原则性的,怎么区分收息和收费业务,各地方银监局的现场检查人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监管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在上述监管人士看来,银行的乱收费问题,部分原因是利率市场化尚未实现的背景下,价格扭曲管制的一种报复性收入,“我本来资金价格是10%,你非要叫我搞个5.6%-6.6%,结果只能搞双轨制了,现在我们的资金价格就相当于80年代的粮食价格双轨制。”
“近年来银行业利润实现持续高增长,有一定的特殊性,是不可持续的。“上述监管人士如此判断未来银行业的盈利趋势。他的理由有三个:一是不良贷款反弹可能侵蚀利润。二是利率市场化可能收窄息差。据一些机构的初步测算,存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以后,我国银行业的息差水平将由目前的2.4%降至0.7至1.2%。14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在短期内将下降约35%-50%,这种冲击不可低估。三是直接融资替代效应逐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