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藏猫腻 投资先设防火墙
2012-03-02   作者:杨金金  来源:长江商报
 
【字号

    工资的上涨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人们将希望寄托于现有财富的保值增值,可谁料想,想让财富如鱼得水风生水起,却一不小心掉进了华丽的陷阱。理财经理狂忽悠产品信息不透明收益莫名被蒸发。理财产品投资“猫腻”多多,业内人士预备破解“猫腻”锦囊,见招拆招。

  理财产品销售也应提供售后服务

  买产品的时候,客户是“上帝”,但是购买以后,你还以为自己是“上帝”吗?网友“肥妞”说:多数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之后,对客户不闻不问,为什么理财产品不能提供售后服务呢?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在运作期间表现怎样,收益如何?银行都应该进行反馈。
  实际上,记者了解到,不管是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很少能做到对投资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别提售后服务了。
  业内人士称,相对于银行产品完善的发行信息,其后续表现的及时跟踪和披露一直是银行方面的弱项。在相关市场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对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要实施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制定应该强制信息披露的内容。

  投资中长期产品“锁定收益”

  “降准”对理财产品收益的“杀伤力”没有“降息”来得大。尽管部分银行收益率有微调,发出降低收益率的信号,但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这并不会成为普遍现象,收益率普降的现象暂时还不可能。
  不过,银行人士提醒,“降准”后投资者投资理财产品的思路要有转变,目前的形势下,最好关注中长期理财产品来锁定收益和风险。农业银行理财师提醒,近期手上有闲钱的市民,中长期理财产品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在理财产品类别的选择上,也有理财师认为,流动性宽松预期将对债市形成利好,加上市场对于未来央行可能进一步下调的预期持续升温,债券收益率可能在未来出现明显回落,债券价格则可能进一步攀升,这对持有纯浮动收益型债券产品的投资者来说是好事。

  理财经理误导销售

  在某银行理财经理的“忽悠”下,汉口一名65岁的田太婆购买了13万元的保险产品,一年后太婆想要赎回,却被告知资产已缩水至9.8万元。
  类似这种案例在我们身边不胜枚举,记者走访发现,银行工作人员借助银行的公信力,很容易得到储户的信任。不管是理财经理或是保险推销人员,都更能打动储户,特别是中老年投资者。
  “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产品经理一般都会告诉我们投资期限收益率,很少主动说产品的风险。”市民代先生之前买的一款理财产品,就是听了理财经理的介绍,到最后收益率还没有定期存款高。“哎,能保本就不错了。”
  在某银行网点记者看到,一名中年人走进银行,工作人员马上迎上来说:“请问办理什么业务?”在得知该中年人要存10万现金时,工作人员连忙热心推荐银行理财产品。记者发现,该中年男子还未来得及看产品的细则,就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签了认购合同。
  业内人士表示,在发行理财产品时,银行以未来可能获得高收益来吸引投资者,其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误导行为。

  A 越厚的合同越不能签

  投资者在投资前如果只听银行的说法,只看到产品的收益,投资失败的概率非常大。因此,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前,越是厚的合约越不要急着签,一定要看清楚合同,而要看懂合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握好一条准则:首先要先看后面再看前面,因为风险提示都写在后面。其次,重点看浅色字,不要先看黑体字,因为浅色字都是(银行)保护自己的。

  产品信息不透明

  “我买的理财产品,有产品说明书,上面写着募集到的资金用来投资股票债券基金什么的,但是,银行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投资品种,各个投资品种所占的投资比例是多少?投资价值在哪里?这些在产品说明书里面都没有注明。”
  近日,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把购买理财产品的经历。在某国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最近销售的有30天48天98天,收益率分别为4.5%4.6%4.7%,你要买哪一种?“48天的吧?”记者回答,随后工作人员拿出三张表格说:“这里这里这里,签个字。”
  该工作人员对产品信息只字不提。记者忍不住问:“有产品说明书吗?”该工作人员回答:“有”,随即打印出一张所谓的“产品说明书”。在这张A4的纸上,字小得像芝麻粒大小,勉强能看清产品投资标的,申购和赎回时间,产品收益率等信息。
  银行为什么选择这些投资标的比如为什么选这些股票或者指数它们的投资价值在哪里等,没有更多的说明。业内人士称,这些信息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关键,投资者只有根据这些信息才好判断产品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B 看不懂的钱不要赚

  对看不懂听不懂的产品,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不要片面追求高收益,“看不懂的钱不要赚”,挂钩海外的产品最好碰都别碰,很多挂钩海外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往往特别复杂。此外,银行给出的预期最高收益一般是最好情况下得到的收益,但是能拿到最高收益的几率很低,一般只有1%或者更低。投资者拿到手的收益一般都低于最高收益,而且还要扣除相关费用。所以,买理财产品,不能老是盯着收益率。

  收益莫名被蒸发

  在武昌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敖先生上周在购买了5万元的保本理财产品,这周,他突然收到银行客服发来的一条短信:“支出(理财购买)50元。”敖先生一头雾水,打电话核实后才知道原来是购买理财产品的手续费。
  “一分钱还没赚到,就先支出了50元。”敖先生说:“银行事先并没有告知他有这样一项费用,至少我应该有个知情权吧。”敖先生认为,银行的此类做法很不尊重投资者。
  记者了解到,由于银监会并未对理财产品的收费明文规定,银行通常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定价。部分银行在理财产品说明书中并未写明收取手续费的额度和方式,而是直接在未告知投资者的情况下,自行扣除该项收费。
  业内人士爆料称,银行收取理财产品购买手续费,实际上是平均降低了理财产品收益率。如某国有银行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产品说明书上标示收益率为5.7%-6.8%,扣除销售费率托管费率后,客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7%”。但是记者发现,产品说明书中标明产品销售费率为0.20%/年,产品托管费率为0.05%/年。也就是说,除了这两笔固定的收费外,该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应该为5.45%至6.55%之间,按照说明书中提示的4.7%的收益率来计算,有一笔0.7%至1.75%的费用不翼而飞。

  C 收益“缩水”是这么来的

  理财产品说明书上所说的收益率一般是指年化收益率。比如某款3个月期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是4%,意味着“4%”是12个月的收益率。因此,即使预期收益到手,投资人也只能拿到1000元的回报。投资者要将投资币种引起的汇率损失计算在内。例如投资美国市场的QDII产品,即使实现了理财单上预期的收益,实际收益也将随着人民币的可能升值而缩水。

  风险提示形同虚设

  某公司出纳小王不久前购买了一款预期收益达6.5%的理财产品,期限为90天,认购金额为10万元。产品到期后一分钱利润没有,小王说当时购买时,银行工作人员表示风险不大,而且产品的宣传广告上标明的是“收益率”,而并非“预期收益率”。对此,银行工作人员却笑脸相迎,表示,这次只是极个别现象。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银行在理财广告中“收益”一栏中直接标明了“年收益率”,没有“预期”字样,很容易误导市民,将“预期收益率”“最高年收益率”当作“实际收益率”。此外,不少银行存在夸大理财产品收益率现象,以额度有限为名,催促正犹豫的市民尽快速购买,而当被问及是否有风险时,则多采取回避或有意缩小风险的做法,致使一些市民选择理财产品时经常被误导。
  银行尽管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对风险提示做了所谓表述,但实际意义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记者发现,在销售产品环节,销售人员要么省掉“风险揭示”这一步骤,要么就是一笔带过。在某外资银行,记者看到一位理财师正在销售一款理财产品,该理财师直接说:“风险揭示这一栏还是要抄一下的,一会再录个音,这个过场还是要走的。”

  D 收益率越高风险就越大

  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不同于银行储蓄,多数理财产品都有一定的风险存在,风险和收益是相辅相成的,市民在选购理财产品时都应当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慎重行事,应“三思而后行”。 近期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比较多,市民应切记,是收益和风险都相对较高的信托类资金运做项目,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阳光票据债券类的项目。选购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弄清其资金流向,购买前可先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对投资标的也应有所了解。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银行理财降门槛 风险说明需看清 2012-02-29
· 银行理财风险:小心各类"擦边球" 2012-02-23
· 银行理财产品转向中长线稳健型 2012-02-22
· 银行理财利用"期限错配"保证收益 2012-02-21
·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评估多流于形式 2012-02-17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