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信用卡"失卡保障"服务设限
|
信用卡不设密码并非更安全
|
|
2012-03-02 作者:记者 王淑娟/上海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字号
大
中
小】 |
有网友近日在网络论坛上发帖说,信用卡不设密码其实更安全,由此引发了社会热议。 发帖者称,一旦信用卡被盗刷,有密码的持卡人需负全责;若没有设置密码,那么交易只有凭持卡人的亲笔签字才有效,如果不是持卡人的签名,则银行需要负责。 事实果真如此?一旦发生信用卡被冒用的事件,没设密码的持卡人权益就能得到保护吗? 专业人士认为,理论上,如果信用卡被盗刷后签名不符,持卡人可以申请拒付。但是目前在国内银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之下,持卡人举证和获得保障存在诸多困难,拒付并不容易。此外,如果是在网络上被盗刷,更是存在难以举证、难获补偿的问题。 “信用卡不设密码更安全,这种说法无疑是以偏概全。”银率网分析师华明告诉记者,信用卡在丢失后有两个阶段:一个是挂失后,目前不管信用卡设不设密码,在挂失后都具备“零风险”的功能。即银行受理并确认挂失手续生效后,因信用卡再被使用所可能产生的全部经济损失将由银行承担。“但若信用卡在挂失前被盗刷,即使该信用卡不设密码,银行也不一定会全额赔付,还要看发卡银行是否提供了失卡保障服务。”华明说。 失卡保障是指银行承诺对于信用卡持卡人挂失前一定时间内发生的盗刷损失,银行承担一定金额的赔付。而在目前,并不是所有银行都推出了“失卡保障”服务,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信用卡在不设密码被盗刷后均能获得银行的赔偿。 据记者了解,目前工商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以及深圳发展银行等的信用卡没有失卡保障服务,而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失卡保障服务则只针对白金卡客户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提供失卡保障的银行均指出,失卡保障只针对POS机刷卡消费,不包括通过网络、电话和ATM机发生的盗刷。且赔偿额度各家银行各有限制,如建设银行规定,普卡只针对在境外发生的盗刷情况,最高可获5000元损失补偿。 业内人士指出,“失卡保障”服务从一定程度上能给持卡人带来安全保障,但这些保障服务往往有很多的条件限制。如持卡人需要举证消费签名不是本人所为,但中文签名事实上很容易被模仿,且辨别度不高。国外的信用卡签名模式是依托于国外完善的国家信用制度下的产物,在国内现状下并不适合。 此外,在盗刷事件中,银行和商户确实都有责任,但持卡人没有保管好自己的卡,以致被他人盗取或遗失,也要负一定的责任。因此,就算判决是商家或是银行的主要责任,持卡人也不能把全部损失都拿回来。 华明提醒说:“信用卡不设密码,在刷卡消费时确实方便,但是这仅适用于那些生活比较谨慎,很少丢东西的人。而对于那些‘丢三落四’的人来说,在当前中国的信用卡环境下,为自己的信用卡设个密码还是更稳妥。”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