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拒付款引发连锁反应
2012-02-21   作者:  来源:深圳商报
 
【字号

    近日,一桩10年前的旧案又被重新拉回到大众视野,署名为“阿特小白”的网友爆料:“10年前薛蛮子以美国天使投资者身份在国内主要拍卖公司拍得几百件艺术品后跑到美国,后又以"不喜欢艺术了"为由拒付画款,遭起诉后承认自己财富作假,使朵云轩、中贸等拍卖行差点关门倒闭,被拍卖界认定为"不受欢迎者"。其实那拒付的几百件作品今天早已是天价!”一时间,“薛蛮子”成为艺术圈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使得拍卖行业中的结款问题重新受到关注。
    昨日,北京匡时(微博)拍卖公司董事长董国强(微博)、深圳市荣峰拍卖行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京分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们就中国艺术品拍卖拒付事件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普遍存在“付款问题”

  国内艺术品按时结算率低,书画类为之最,为什么这桩陈年旧案会在数年后重新被人们热议呢董国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反映了当前拍卖行业普遍存在的“付款问题”。
  从中拍协公布的《2010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公报》,2010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1000万元以上(含)成交拍品共有408件,截至填报日(2011年4月30日),只有237件拍品完成结算,结算率58.09%,其余171件尚未完全结算或未结算,涉及成交额55.55亿元。其中中国书画120件,油画、当代艺术13件,瓷玉杂项37件,古籍善本1件。书画、油画及当代艺术、瓷玉杂项、古籍善本的未结算率分别为50.6%、43.3%、43.5%、100%,由此可以看出,国内艺术品按时结算率非常之低,甚至出现故意拖延结算的事情。
  董国强认为,从门类上来说,因为古籍善本仅有1件,所以参考意义不大。除此之外,书画成交数量和总量上都是艺术市场中的大头,其未结算率最高。这也是近年来拍卖行相继调高保证金的缘由。

  “拒付”的都是过千万拍品

  2009年,厦门藏家蔡铭超(微博)拒付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引起全球艺术市场的高度关注,这一高度曝光也让人们普遍意识到“中国艺术市场存在付款问题”。其实,付款问题从中国艺术市场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存在,国外情况略好,但并非没有。“在欧洲,如果一位买家拒付,拍卖行一纸诉状,银行就会冻结这个买家所有的资产。如此一来,你还会不付款么”张京表示,解决付款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法律的保障。
  “买家不付款的情况,主要集中于价格过千万的拍品。国内有的买家,专注于高端投机,从而产生资金链的供应不足,造成不付款。”董国强表示,在现实中,很多不付款现象并非买家出于恶意,“可能是真的没钱了!”
  “很多艺术品高达百万、千万甚至达亿元,可以设想,不会有人存那么多流动资金在账面上,往往是先从股市或其他市场中提现。结果突然发生意外,款额未能及时到帐,最终不得不拒付款。”董国强说。

  “拍而不买”引发连锁反应

  张京认为,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买家竞拍成功后反悔也是“老赖”比较多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表示,尽管近年来,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付款问题”仍是软肋。“有的买家在拍下一件拍品后,忽然觉得不值,便决定不付款。而有的买家则是觉得自己在拍卖会上不够理智,拍卖价格举高了,于是决定做一回不付钱的"老赖"。”
  董国强表示,付款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他说:“一位买家已经拍得一件艺术品,然后拒付,给拍卖行直接造成双倍的佣金损失,但是因为拍卖行没有及时收到款额,也就没有办法及时支付给委托方,如果这位委托方在得知自己的东西卖出后又恰巧用这一资金承诺了另一方,由此就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拍卖行采取相对措施

  国际两家最老牌的拍卖行苏富比(微博)、佳士得在其成长过程中很早就意识到了“拒付”问题。1971年,苏富比首次提出“拍卖担保制度”,那个时候,买家的保险费是不存在的,苏富比拍卖行冒着风险自己拿钱出来担保。这一制度曾一度消失,直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进入艺术市场之后,制度又再一次出现。
  2011年秋,纽约苏富比要求担保金的资金不能够来自信用卡,只接受带有银联标识的储蓄卡。近几年,国内几家大拍卖行中国嘉德(微博)、保利也已将普通号牌的担保金提高到50万元。
  董国强表示,尽管今天的法律相比10年前已相对完善,但再完美的法律总有漏洞。为了减少“拒付”情况的发生,拍卖公司也最大限度的采取了相对措施,诸如担保金一提再提、部分拍品甚至要求持“特殊号牌”才能竞拍或者将有拖欠历史的顾客直接拉入“黑名单”。但尽管有措施采取,问题依然存在。
  张京也认为,提高保证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他说:“从表面看,拍卖行是一个透明的、可见的市场,但对于艺术品价格的操纵还有许多其他的方式,而保证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为艺术市场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供给关系的联姻,牵扯到了太多的人际关系和利益趋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泡沫频频 艺术品市场跌回2008年 2012-02-16
· 春拍热闹开锣 艺术品市场虚热存隐忧 2012-02-15
· 收益可上亿 艺术品市场神话频现 2012-02-15
· 艺术品春拍大戏将至观望氛围渐浓 2012-02-15
· 谁在抑制印度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2012-02-14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