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股”类和“债”类两种。在“股”类理财业务中,每个投资者都是入股者,集合成一笔大资金,交由银行代为投资,银行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是资产管理方和投资顾问人。就“债”类理财产品而言,无论是债券类、票据类,还是信贷类产品,都是银行将上游的融资成本,通过“层层盘剥”后,以理财产品的形式转卖给客户。因此,有人指出,“股”类理财产品是“真”理财,而“债”类理财产品则是“假”产品。
目前,中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债”类理财产品。
雾里看花的“资金池”起初,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标的单一,基本上是债券或者本外币的结构性存款和部分信托产品。银行将这些标的包装成产品,以募集资金,投资期限和收益率完全按照投资标的进行设计和测算。后来,随着投资标的的多元化,特别是银信合作产品的引入,银行摸索出一套“资金池”的发展模式。以票据市场类产品为例,银行会建一个“票据池”,银行就像采购员,采购央票、银票、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将其虚拟地置入一个池子内;同时,建立一个规模与“票据池”大致相当的“资金池”,向市场募集资金,以购买银行采购的票据。
从表面上看,银行把资金聚拢在“资金池”中,通过滚动发行理财产品,不断募集资金,每一款理财产品的发行时间、投资期限、预期收益率虽有不同,但所募集的资金都进入同一个“池子”。同时,银行借助信托平台,不断拿出信贷资产,组建“资金池”,多只理财产品同时对应着“资金池”中的多笔资产,单笔产品的收益与整个“资金池”挂钩。然而,在这样的混合运作模式中,“资金池”成了“黑匣子”,投资者如同雾里看花,无法知悉投入的资金具体买了什么,也就无从评估其中的风险。
“期限错配”保收益为了使“资金池”持续运作,使理财产品获得高收益,银行通常选择滚动融入期限短、成本低的资金,投向期限较长、收益更高的资产。
“期限错配是"资金池—资产池"获利的原理。除了产品销售、托管等费用,产品说明书中会约定:理财资金运作超过预期最高收益率的部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堂而皇之地落入银行的口袋。”Wind资讯金融情报所有关人士表示。
“短钱长投”是一种期限错配的方式。例如,银行以8%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进行一批一年期的融资项目(债券或票据),作为“长投”;然后,再卖出12期相应规模的一个月期理财产品,这是“短钱”。即便银行对这款一月期产品给出4%—5%的收益率,其中间收入还有3%—4%。
“当然,既然有"短钱长投"的期限错配,就要防止"短钱"可能带来的资金缺口。由此,银行采取"滚动发售"的方式,前一款产品到期、后一款产品跟上,始终保持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池内。即便如此,有时短期资金面偏紧,可能导致产品销售遇冷,这时银行往往会推一些超短期产品,并适当提高收益率。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旦资金面紧张的时候,银行总会有期限短、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发售。”Wind资讯金融情报所有关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