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是:如何公平公正地分配?确保不出现“开着宝马 住经济房”现象?重庆的解决办法是建立“宽进严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分配”,强调加强“后门”的退出管理,严防利益输送,确保公租房制度不走样。
不走“后门”就能住上公租房
今年60岁的康庄美地公租房小区承租人叶文萍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住上环境优美的小区房。叶文萍曾是江北城的居民,与老伴的月收入3000元左右,无力买房,一直靠租房度日,所租房屋破烂不堪,阴暗潮湿,火灾隐患严重,没有物管,治安混乱。听说政府建公租房的消息后,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请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公租房,幸运地被摇中。
“不走‘后门’就能住上公租房!”叶文萍说,一开始,还以为没关系住不上,结果一报名,顺利地审核通过,不久就摇号,全部过程在公开、有监督的状况下进行,还有电视现场直播。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张定宇介绍,为确保公租房“阳光分配”,重庆创新手段和模式,建立房管、民政、社保、工商、税务等多部门共享的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公租房房源信息,形成部门联动,提高审核准确度和效率。同时,通过“对外公示+社会监督”的办法,将公租房置于政府管理和民众监督之下,审核合格的申请人在网上公示,接受实名举报。公租房摇号配租过程均实行全程电视直播,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申请者代表、承租户代表、监察和公证人员到现场监督、公证。配租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去年以来,重庆市对已竣工验收的公租房分别于3月2日、5月28日、8月27日、11月23日,组织了四次公开摇号配租,保障家庭达到8.2万户,加上工业园区和远郊区县的分配数量,全市公租房配租已达11万套,惠及民众近30万人。从四次摇号配租的8.2万户家庭中,主城户籍住房困难家庭占40.1%,大中专及职校毕业新就业人员和外地来主城工作人员占24.3 %,本市进城务工人员占35.6%;家庭人均月工资收入2000元以下的占92.7%,2000-3000元的占5.95%,3000元以上的仅占1.35%。
建立严密监管机制堵住利益输送“黑洞”
在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中,一些项目因分配不公、运作不规范等问题而饱受公众诟病。为此,重庆设计了一整套严密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特别强调要加强“后门”的退出管理,严防利益输送,真正让公租房成为服务中低收入群体的“民心工程”,而不是少数人牟利的渠道。
重庆市明确将公租房保障对象界定为三类人:一是本市无住房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二是大中专及职校毕业后新就业的无住房人员,他们有住房需要,但暂时还没能力买商品房。三是进城务工及外地来渝工作的无住房人员。这三类对象特征明确,不易浑水摸鱼,实际操作简单。
事实上,对于公租房保障对象的界定,重庆市曾广征民意,对其进行过调整。在最初的保障对象界定中,申请公租房的条件是: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1500元。实际上,重庆市2010年职工家庭工资及财产性收入人均2992元,仍属低水平,因此公租房申请平均收入限定为1500元,实际上将许多买不起房的人挡在“高门槛”之外。为此,重庆取消了之前的收入标准限制。重庆市副市长凌月明表示,“微调”主要让更多“夹心层”人群“住有所居”。
重庆公租房一个重要特点是实现了公租房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三位一体”建设。之后,重庆将不再单独集中新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符合条件的都可以申请公租房。公租房承租以5年为一租期,期间如果承租人不愿租住,可随时退出。租满5年之后,仍有住房困难的,可以继续申请5年。如果一辈子都有住房困难,可租一生。同时,公租房在租满5年后,将有部分用于出售,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可申请购买,转换成有限产权的经济适用房。
公租房是否会出现类似过去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中的“寻租”现象?
重庆市长黄奇帆表示,防止公租房出现利益“黑洞”的关键是堵住“后门”。他介绍,重庆对公租房的退出机制进行了制度设计,特别规定公租房不得进入二手商品房市场交易,购买人需要转让的,由政府回购。“只要管住了公租房上市交易的闸门,就不会发生利益输送,无利可图。”黄奇帆说。
重庆市还设计了惩罚性的强制退出机制。对于提供虚假信息骗取公租房租住,擅自转租、转售、出借和抵押公租房,空置房屋或欠交房租6个月以上,以及违反租赁合同,承租人或购买人所占有的公租房都被强制收回,其行为将记入个人信用档案,5年内不得申请公租房。
创新管理模式构建和谐社区
目前,重庆的公租房社区陆续接纳近10万人入住,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房型社区即混搭型社区将构成重庆主城区重要的社区形态,同时承租群众大多为中低收入人群,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文化差异大,职业结构复杂,加上短时间各种不同价值观、生活习惯和利益诉求的人集中在一起,势必产生矛盾。因此,如何管理好公租房社区是一道大课题,考验政府智慧。
重庆市公租房管理局局长郭唐勇介绍,重庆市早在建设之初就将公租房社区的管理问题纳入视线,尝试探索公租房社区管理模式,组建了公租房管理局统筹全市公租房管理工作,在各公租房小区设立房管中心具体负责住用监管和租金收取等工作,公开选聘一级资质的物业公司为小区提供专业化物业服务,并通过进驻小区的社区居委会、警务室、卫生服务站等机构为小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同时,建立社区管理体系。由公租房管理局和公租房小区属地政府联合组建社区管理委员会,整合属地有关部门和驻小区单位力量,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承租房委员会、楼栋长、社区志愿者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网格化管理。
郭唐勇表示,在公租房日常管理中,重庆公租房管理部门采取多种形式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增强凝聚力,建设和谐社区。他说,自去年4月份公租房小区开始入住以来,社区内已组织各类文体活动60场次,开办市民学校30期,帮助1300多名承租人实现就业。同时,公租房管理中心与21户困难承租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患有多种疾病的承租人黄树明说:“公租房小区的整体环境比过去好多了,既温馨,又舒适;经常参加强小区组织的文体活动,感觉精气神更足了,身体比过去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