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15%甚至30%……
如果没有这些太过夸张的年化收益率,恐怕难以引起公众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关注。
业内人士提到,银行理财资金池能否支撑下去,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理财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二是理财产品的损失情况;三是资金池-资产池的游戏还能支撑多久。
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投诉,也引起人们对于银行理财资金池的质疑。
理财产品统计报告
“现在资金量很大,但是亏损不会特别大,一般的理财损失,银行的其他业务足以来相补。”银行内部人士介绍,“出问题的主要多是一对一的产品,投资者投诉的主要是这个领域。不涉及公共利益,只是个人利益。”
《机构投资》对于近4年来的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做了一个统计。
财汇数据显示:
2008年2070只到期产品,其中137只没有达到预期收益,5款出现亏损。
2009年到期的3105款产品中,205款没有达到预计水平,27只出现亏损。
2010年共有4298只产品到期,有76款产品没有达到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中信银行的两只和民生银行的两只产品的到期年化收益率为负值。
截止2011年12月8号,今年国内各大行到期理财产品未达到预期收益的情况如下:
工商银行:1款,2011年12期资产组合投资型人民币保本型个人理财产品(180天),投资对象为货币市场、基金、信贷资产和债券,预计最高年化收益率为4%,但实际到期收益率为3.8%。
建设银行:2款,一是“利得盈”股票基金双重优选理财产品(三年),投资范围:本信托股票投资占信托资产的比例范围为0%-70%,基金投资占信托资产的0-50%,闲置资金可投资于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基金、新股申购和债券回购等高流动性和低风险性金融产品。
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15%,实际到期年化收益率为4.05%。
“建行财富四号”二期华夏A股精选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3年),预计最高年化收益率为15%,但实际到期仅为0.86%。中国建设银行将本产品所募集的全部资金委托中融信托有限公司管理。其中,股票投资占信托资产的比例范围0-95%。
招商银行,“金葵花”焦点联动系列之石油价格表现联动理财计划(61天),预计最高年化收益率5.5%,到期收益率为0.4%。
光大银行,到期的7款产品里有6只没大到预期收益率。
其中的2009年阳光理财“A+计划”第四期产品1
(1年)预期最高收益率为8.2%,到期年化收益却为0.
另外亏损较严重的为平安银行的一款产品“安盈理财0808基金优选3号人民币理财产品(2年)”,预计最高年化收益率为25%,但到期为-6.38%,投资者是陪了夫人又折兵。该理财计划投资对象为平安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设立的平安步步高(002251)基金优选集合信托计划,信托计划的投资管理人为平安证券有限公司,投资范围为国内依法公开发行的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和现金资产,现金类资产包括新股申购、银行存款、国债回购等。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初,尽管银行理财产品逐年增多,但在实现预期方面保持着相当高的履约水平。只不过仍有少数产品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率,而且,触碰风险出现亏损的产品每年都存在。
银行理财生猛增长
瑞士宝盛银行上海首席代表孙妍女士介绍:“中国的高净值人口群最具增长力,中国的高净值人口约在140万左右,拥有财富已达到2.6万亿-8.8万亿之间。”
这些人的财富如何管理与经营?不光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更是各理财机构的大事。此外,随着普通市民阶层的理财意识增强,寻求财富的保值和增值渠道正成为大众的趋势。
随着新鲜血液不断注入,银行理财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的增长速度。
据公开信息统计,银行理财自从在2006年达到4000亿之后就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2007年达到万亿,2008年发行4456款产品,规模约2.3万亿;2009年银行理财市场全年发行6024只,募集资金规模达5万亿元;2010年,102家商业银行共发行10591款理财产品,总额达到7.05亿元。
据普益财富的最新统计,2011年前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约达到13.35万亿元。
粗略的估算,银行理财的规模大概以每年实现一个翻番的速度增长。
而据央行发布的数据,银行金融机构总资产近期年只有年均10%的速度,而且增速一直在放缓。
从几家2011年上市银行的半年报,也可以看到今年以来银行理财的发展情况。
中国工商银行:上半年,境内销售各类个人理财产品20017亿元,同比增长82.8%,其中银行类理财产品累积销售16864亿元,增长107.2%。
建设银行:上半年共涉及发行各类理财产品745期,募集资金2.1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05%。
2011年上半年,招商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只数达到1461只,同比增长93%,发行规模达12,986亿元,同比增长78.7%。
显然理财产品发行凭借着超高的增长率,已成为银行资产中最生猛的力量。
游戏还能玩多久
由于信贷资产为表外资产,所以银行会不断拿出信贷资产,组建一个“资产池”,理财产品的资金池和资产池开始“互助合作”
当资金池内出现危机时,资产池来帮忙,这种“大挪移”的游戏,银行玩得不亦乐乎。
查阅早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基本上是银行间国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低风险的固定收益工具。在风险管理方面,人民币理财产品也比早期的外币理财产品更为规范。理财产品的资金池和银行的自有资金是隔离的。
但到2007年,国开行和工行等大型国有银行开始将融资类银信合作模式纳入银行理财产品的范围。即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由信托购买信贷资产或发放信托贷款。
这种花样出来以后,在此基础上的新招数也越来越多。比如信托收益权转让、新股申购和由债权、股票、信托融资等产品组合而成的资产配置产品等等。近几年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流行也成为理所当然。
以上过程的重要看点主要是资金池和资产池之间的游戏。
“实际上银行内部是分得很清的。管理肯定不会混乱。”业内人士谈到,但随即他又转换口吻,“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投鼠忌器。如果整个理财资金池在一起能做到平衡也是可以的,有赚肯定有亏。但是为保证游戏玩得下去,资产池的规模必须要大,今年到期了可以用明年、后年的。”
擦边球的游戏玩大了终归会引起不安,监管部门此前已经开始行动,从规范到限制再到叫停。
2010年7月后,银监会陆续出台一系列监管措施,来限制融资类银信产品。直到明确要求各商业银行2011年底前将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表外资产转入表内,对商业银行未转入表内的银信合作信托贷款,各信托公司应当按照10.5%的比例计提风险资本。
今年八九月份,记者走访数家商业银行时,理财部门告诉《机构投资》,已经停止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发放。但最近信贷或信托类产品似乎又开始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