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机制存缺陷 未来日子不好过
2011-12-19   作者:张德勇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自从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以来,债务危机的阴影一直笼罩在欧洲大陆。所谓的“欧猪五国”,即葡萄牙、爱尔兰、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相继发生了政府更替。当前,欧债危机有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的迹象:法国自10月份以来,国债利率升高,向南欧国家利率水平看齐;德国最近计划发售60亿欧元的10年期国债,但最后仅售出了36.44亿欧元。

  欧元的机制缺陷

  欧元诞生于1999年1月1日,现有17个成员国,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逾半数国家加入了欧元区,但英国、瑞典等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等原因未加入。单一货币的问世,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简化了交易成本,消除了贸易与投资壁垒,降低了区域内的通胀水平,也促进了区域内经济活动的融合,增强了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
  不过,欧元在经历了近10年的好光景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却让欧元日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并暴露了欧元机制设计上的缺陷。
  欧元区的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实施,而财政政策是由各成员国政府分别制定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分散的财政政策,成为欧元机制的先天内在矛盾。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一国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两者之间相互配合,能够产生协同效应。但在欧元这种统一的货币政策体制下,一国没有独立行使的货币政策,既不能对内降低利率以拉动经济,也无法对外通过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这样,就只剩下财政政策这条出路。
  事实上,为了防止成员国不谨慎地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欧盟规定加入欧元区的国家,财政赤字不能超过当年GDP的3%,国债累计余额不超过当年GDP的60%,中期财政预算应实现平衡。以这样的标准衡量,欧元区内能达标的国家寥寥无几。法不责众,且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一些南欧成员国为了维持高福利支出、刺激经济增长等原因,通过债务筹资使政府支出规模保持在较高水平上,造成财政赤字不断增长。

  德国的态度很重要

  德国与法国同为欧元区的核心国家,也都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倡导者与推动者,属于欧元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不过,论起经济实力来,法国赶不上德国。虽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打击,但相对于欧元区其他国家,德国经济恢复较快,财政金融状况尚好,是欧元区经济中的“大块头”;而且,德国近些年经济的强劲发展,与欧元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欧债危机走到今天,自然有很多人希望德国牵头,救助那些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
  但是,不少德国人认为不应把勤奋工作赚来的钱去解救那些“好逸恶劳”、靠借债享受高福利的人。当去年希腊急需资金救援时,就有民调显示,多数德国人反对德国为没有自律精神的希腊债务埋单,更有一些德国人主张将希腊赶出欧元区,或者德国退出欧元区,重拾德国马克。
  作为欧元区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德国官方对缓解欧债危机从而走出欧元困境持相对谨慎的态度,更关注本国利益是否被其他国家所“绑架”,避免自身成为欧债危机的最后救助者,主张救助必须是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进行,比如首先要整顿财政纪律,处罚那些违纪国家,取消其投票资格,甚至“请出”欧元区等。
  可以这样推断,德国认为每个国家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应指望他国为自己的不当行为埋单,否则那些债台高筑的国家就会失去改革的压力与动力,成为搭便车者。所以,当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近日在欧洲议会上表示将提出发行欧元区联合债券的想法时,德国总理默克尔则给予直接的否定,指出“使债务集团化”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考虑到德国的经济实力,不难认为,欧元机制的任何改变,都会相当体现德国风格。

  欧债危机下的欧元前景

  作为世界第二大货币,欧元对美元的地位形成了挑战,不少国家,如中国、日本等对欧洲贸易和投资的大国,不仅将欧元作为主要的贸易货币,也作为储备货币。当前的欧债危机造成的欧元困境,让一些人开始看空欧元。索罗斯就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指出,由于欧元的设计存在诸多内在缺陷,即使能够勉强渡过希腊债务危机,欧元未来的日子也不好过。
  欧债危机对欧元是一次考验,若走不出去,则欧元面临崩溃、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可能。这次欧债危机暴露出来的欧元缺陷之一,是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分散的财政政策的分离,它成为影响欧元稳定的主要因素。鉴于此,加快欧元区成员国财政政策的整合,甚至朝建立统一的欧洲财政部迈进,都应是值得采取的战略措施。我们看到,近期欧盟提议制定要求欧元区国家更严格控制预算的新法律,以及德、法、意三国希望欧元区国家签署新条约,强化成员国的财政纪律,都可认为是迈向统一的财政政策的步伐。然而,统一的财政政策意味着部分国家主权的让渡,这不单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问题,更是欧洲政治一体化问题,因此这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各国政治家们进一步推进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勇气、魄力和决心。
  拯救欧元,除了上述制度安排外,实现欧元区经济增长则是最基本的途径。针对欧元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内的富裕国家(如德国)应通过扩大内需来增加相对落后国家(如希腊)的进口,以此拉动这些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对于后者,严守财政纪律、控制福利规模、减少对债务的依赖,以此提高综合竞争力,才能逐渐缩小与富裕国家的差距而不至于成为欧元区的“累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欧元区制度性改革取得进步 2011-12-16
· 数据利好支撑欧元反弹 美指收跌 2011-12-16
· 欧元区12月份商业活动再度萎缩 2011-12-16
· 欧元区11月份通胀率持稳 2011-12-16
· 欧元最终没能顶住压力 2011-12-16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